(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报,北地烽火示警,为最高级烽火。」
朱棣一听,当即顾不得追问张一凡有什么好点子了,立刻站了起来,一脸的兴奋。
烽火传讯,可以根据燃放烽火的数量来分类警情级别。最高级的烽火,自然说明来犯敌人是最多的。
但是,烽火传讯,也只能传这么多信息,再多就没法分辨了。
张一凡一看朱棣的兴奋样,就知道正中他下怀了。
果然,朱棣在确认了消息之后,压根就不吃火锅了,一边大步往外走,一边对张一凡说道:「你吃完过来,我先去找我岳父了!」
张一凡不由得摇摇头,看了下一脸无语地燕王妃,得,反正轮不到自己去排兵布阵,羔羊肉可不能浪费了!
再说朱棣这边,匆匆跑出去,刚到军议大殿,就遇到了闻讯赶过来的将领。
朱棣当即欣喜地对徐达说道:「岳父,是您把***引来了吧?」
说完之后,他感觉这个说法方式好像有点不对,便连忙补充说道:「岳父的示敌以弱之策奏效了,最高级别的烽火传讯,肯定是大鱼!」
说到这里,他又看看漫天大雪,不由得又骂道:「老天还真是不长眼,这个时候下这么大的雪,一凡的信号塔都用不上!」
徐达听了,微笑着安慰道:「雪大就说明不会持久,刚好我们整军备战也需要时间。」
朱棣一听,又转怒为喜,一副撩着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就听他说道:「来得太好了,说不定还能给父皇献上一份最好的过年礼!」………………
北平的北方,长城的一道关口,是为清水明月关,满清时期称之为冷口。这个时候,这个关口还没有修建完毕,在漫天大雪之下,源源不断地蒙古骑军,从塞外挤入关内。
每个蒙古***,都是带着一脸的期待,就指望着这次入关,能捞上一票。
在一段残破的城墙上,一队蒙古人正在那驻马观望。看他们身后簇拥的护卫便能知道,这为首的几个人,该是这支蒙古骑军的头领,他们都抬头看着远处山顶上燃烧的烽火。
就见一个将领打扮的蒙古人,对年纪最大的那个说道:「平章大人放心,那烽火传讯没什么的,明狗只能知道我们有大队人马进关了,却不知道更具体的信息,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到底如何,兵锋所指哪里?」
这个平章叫别里哥,听到元将朵儿不花的话,便转头看向他身边的枢密副使久通。久通见了,便也笑着说道:「以前我们也是有过的,虚晃一枪,明狗一样烽火传讯,结果白折腾了一番。只要我们动作够快,明狗只能吃我们一鼻子灰!」
别里哥听了,转头看看关外还在等着进关的骑军,开口说道:「当面之敌乃是明国名将徐达,不可大意了。进关之后,按照计划,分散攻城,速战速决。」
听到这话,朵儿不花连忙说话道:「探马打探到的消息,这里已经是明国的什么燕王领军了,就是朱元璋那南蛮子的四儿子,才二十岁吧。您看,如果是徐达的话,这清水明月关会被我们轻易攻破?那徐达肯定是被夺权了!」
说着,他又补充道:「明狗自己也在斗呢,那朱元璋恨不得他儿子个个都是能打的,如今才二十来岁,就派来大都一线,明摆着就是要抢功。」
他原本是蒙元的太尉,被大明给俘虏而投降。但是到后来,还是叛逃了回去。相比一般的***,要更了解明国内情一些。
也是如此,他获悉明国在大都这边换帅之后,就极力怂恿入关劫掠。
当然,这也不全是换帅的原因,更因为草原贫瘠,难熬冬季,也必须要入关劫掠才行。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是拖到了洪武十四年正月
才入关劫掠。但在这个位面上,却是提前了两个月,并且兵力也相比历史上更多,几乎是倾巢而出了。
听到他的介绍,不管是别里哥,还是久通,就都没有犹豫了,冒着大雪踏入了关内。
不过,大雪在下,又是在关内,哪怕入侵的都是骑军,行动照样很慢的。谁知道雪地覆盖下,到底是实地还是其他什么。
不过蒙古***之所以趁着这种恶劣天气出动,也是因为这种天气同样影响明军的调动和增援,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劫掠。
这三个蒙古***的头目,也都是有劫掠经验的。入关之后,探马便远远地派了出去。一人双马是基本,甚至还有一人三马,能更远地给大军警戒。………………
一如徐达所预料,这一场大雪来势汹汹,下得很大,可第二天的时候,就不再下了。
虽然还是阴天,但是能见度却好了不少。
北平这边,各军已经紧急动员,经过一天的准备,已经能开拔。
第二天刚天亮的时候,早早起来的朱棣发现雪停了,便第一时间冲向设在北平煤山上的信号塔终端。
让他欣喜的是,等他赶到这里的时候,负责的将士已经在译码了。
还没翻译完的时候,徐达等人也赶来了。一个个都期待着信号塔给他们带来惊喜。
当负责译码的将士刚放下毛笔时,一直盯着的朱棣就立刻问道:「如何?」
那将士显然知道燕王的心情,立刻双手奉上。
朱棣立刻接过,一目三行地一扫,脸上就露出了惊喜,对同样期待着的徐达说道:「岳父,大鱼啊,来了大鱼,哈哈,***怕是不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了!」
说着话的同时,他把那纸条递给徐达,然后感慨地说道:「一凡这个信号塔,真得是太好用了!」
徐达接过一看之后,也是非常信息,立刻看向朱棣说道:「该给信国公下令,出动车营堵上清水明月关的缺口。」
信国公就是汤和,驻守蓟镇,是离清水明月关最近的军镇。
从信号塔传来的消息看,入关的***,就避开了蓟镇,攻打永平府那边去了。
徐达原先的排兵布阵,就有一套预案,假定蒙古***从清水明月关入关的。
此时,他在建议汤和堵门之后,又针对蒙古***的动向,继续提出对应的提议。
就领兵打仗的真正能耐来说,朱棣自然是比不过他岳父的。一条条建议说出来,他就只有同意的份。
这些都没什么,到了最后,听到他岳父说他岳父自己领兵出征,他坐镇北平,顿时,他就不乐意了,当即说道:「孤身为三军之统帅,岂能躲在安全之地,看将士在前线征战?」
总之,他不同意,要亲自领兵出战,让徐达坐镇北平。
徐达等人,劝他不听,只好派人去找大驸马,让大驸马来劝了。
张一凡收到消息,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这个老四,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当了永乐大帝之后,都是亲自领兵出征草原的,如今朱元璋远在南京,北平这边他最大,要是不想亲自出战那就怪了。
想着这些,张一凡匆匆赶去了煤山,这个大明最后一个皇帝上吊的山头,不过一路上倒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歪脖子树,估计是还没栽上。
信号塔下的房子,就有一处军议大堂,一众将领都已经在了。
张一凡到的时候,徐达等人都拦着朱棣,双方颇有点脸红脖子粗的感觉。
看到张一凡到达,朱棣就有点不高兴了,当即问道:「一凡,该不会你也是来劝我的吧?」
要不是带头顶他的人是他岳父,还
是军中赫赫威名的开国名将,他早就发飙了。
他知道张一凡胆小,自己就没叫他过来,可此时他却匆匆赶来,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估计是岳父他们派人去叫他了的。
目的也很明白,肯定是来劝他的。
可谁知,张一凡听了,却是没理他这问话,只是问道:「现在敌我态势如何了?消息有传来么?」
大堂内摆有一个沙盘,就是北平以北的大概地形图。
听到张一凡问这话,让朱棣稍微有点意外,便立刻就着这沙盘,给张一凡介绍了起来:***多少人马,如今在什么地段,朝廷官军多少人马,在什么地方,发出了什么军令等等。
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因为信号塔的存在,就等于是给明军开了地图。关内是主场作战,不但占有地利,兵力也比***军队要多,带兵的,还都是开国名将。
张一凡见了,便开口说道:「燕王要领兵亲征,必能鼓舞全军将士,攻必克,战必捷,我支持!」
朱棣一听,顿时大喜,要不是站着这么多将领,他这个主帅还顾及一点面子,非得冲过去抱张一凡了。
但是,徐达听了,却是大失所望,正要说什么时,却见张一凡先他一步,对他说道:「魏国公,借步说话!」
徐达听了,稍微有点意外,便走了过去,听听驸马怎么说。
张一凡没徐达高,只能仰着脖子,凑近徐达的耳边,低声说道:「此战风险不大,陛下需要皇室军功!」
徐达一听,顿时愣了下,回过神来,看向张一凡的目光,不由得露出佩服之色。
要说政治觉悟,徐达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不像其他将领一样,开国之后就开始倨傲不逊,或者嚣张跋扈,总之,他一直以朱元璋为尊,表现很谦恭,也是如此,一直深受朱元璋的信赖。
他之所以拦着朱棣不让他亲自领兵出征,主要是觉得朱棣还年轻,以前打海盗倭寇的经验,没法用在对付蒙古***的身上,还需要时间适应北方战事。
另外,朱棣是他女婿,他也是非常关心朱棣的。眼前的战事,他觉得有他指挥,就已经足够了。因此,他就不想朱棣去,坐镇北平已经足够。
但是,张一凡却只是提醒了他一句,朱元璋的意思是什么。徐达又不傻,立刻就明白,这确实是朱元璋所需要的,并且也明白这背后的一系列意义是什么。
因此,他在看了张一凡一眼之后,便转头看向朱棣道:「殿下作为统帅出征没问题,但是要各司其职?」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求朱棣带兵出征之后,不能亲自去厮杀冲锋。
他是真怕朱棣一时热血,就直接拔刀子开干了。
朱棣一听徐达松口了,顿时大喜,连忙说道:「岳父放心,你坐镇北平便是,孤心中有数。要是不放心的,让一凡跟着我好了!」
张一凡:「……」
朱棣你个老六,这么冷的天,竟然要拉我去野外?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徐达却是点点头说道:「好,有大驸马跟着,那我就放心了!」
张一凡:「……」
他们翁婿俩,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自己给办了?你们两个,问过我的意见没有?
虽然张一凡如此想着,很是不甘,但是,很显然,在场的人,都没有问他意见的意思。
朱棣和徐达商量完了,就开始商议具体的出征细节,把张一凡晾在了那里。
等到军议结束,一众将领都各自回去,准备出征时,朱棣才笑着走到张一凡面前,兴奋地说道:「一凡,看我们的了,年底给父皇一个大大的惊喜!」.
张一凡都有点懒得理他了,
好斗成性,前世不是一只斗鸡,就是一只斗牛,或者干脆就是那种喜欢拿头撞人的羊!
朱元璋派他过来,并没有给他安排职务,这么说的话,他其实就是一个奉旨行走的官职,吃闲饭的那种。
结果倒好,如今还得随军出征!
不管他愿意不愿意,等到中午时分,北平这边的大军开拔,张一凡便随朱棣一起,冒着呼啸的西伯利亚寒风,踏出了北平。
城头上,徐达陪着女儿,燕王妃目送他们远去。
蒙古***这边,都还没赶到永平,各地的明军就已经开始动了起来。反应速度之快,怕是这些蒙古***做梦都想不到的。
甚至还因为他们派出了探马,远远地放了出去,没有侦查到明军动静而搞到很安全,却不知道,就在高山之上,自有一只只眼睛,在盯着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