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天下最美的文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六百三十七章 天下最美的文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

归仁城。

城内砖头建造的房屋,传出孩子们的稚嫩声音,拗口的大明话,听起来比较怪异。

屋内。

木头的桌子后,孩子们拿着课本。

简陋的册子,是大明商人们带来的,不光有方块字,还标注了拼音,可以根据拼音来发音,成为了当地最快学会中国话的方式。

教书的先生也来自内地。

最新的规定。

在边地任教五年的教谕,归国后直接升一级,优先安排在州府级县学教学,成为了很多平民子弟的选择。

读完社学,中学。

然后经过五年的实践,只要不是差的太远,经过考核后,再培训半年,就能分配到教谕岗位。

所以边地并不缺少先生,包括海外的琉球地区。

实践前会培训半年,实践完归国后,同样培训半年,加上实践的五年时间,也就是六年的时间,还有路上,以及其他事项耽误,大概需要六到七年。

因此国内的教谕,最年轻的年龄,大概在二十二三岁上下。

当然了。

这是那些平民的子弟。

还有不少的读书人,靠着部分的关系,毕业后就能去到学校工作,不光是学校如此,还有各大明工局的单位,以及衙门口。

十七岁的先生,脸上还有些稚嫩。

不过先生很严厉。

孩子们有的是随着大明士兵来的,还有的是本地的孩子,前者比例很少,整个归仁城,只有不到三十户国内的军户。

大门口。

悬挂的招牌上,写着归仁城特办学校,属于公家性质,也就是在礼部挂了名的。

学校的老师有七个人,而学校的学生有三百多个。

其他地方的土著首领,也会把自家的孩子送来读书,不光是学会大明话,还要学会大明的文化,获得大明军方关系的重要手段。

山北王国归仁城的耗费,目前还离不开国内的供应。

李暹并没有离开。

参观了学校。

学校的食堂很简陋,搭建的草棚下,学生们席地而坐,露天吃饭。

分为免费和有偿两等。

当地首领们的子弟,还有大明军户们的子弟,前者首领们需要出钱,后者由大明礼部出资,所以这两批人的伙食并不差。

免费供应的是当地土著的孩子们。

如果不是因为免费的伙食,学校的学生至少要少一半。

首领们知道其中的好处,愿意主动花钱,当地土著们却不知道,哪怕知道,也照顾不到长远的利益,他们能把日子维持下去已经不容易了。

上午一半教授文字。

下午则教授历史。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燧人氏取火,大禹治水,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复统

当听到宋朝崖山十万百姓跳海殉国。

教室内的孩子们气的流泪。

当听到大明太祖皇帝光复山河,重复中华文明,孩子们欢快的鼓手,各个笑开了眉头。

一横一竖。

年轻的先生在黑板上写到。

“这是天下最美的文字。”

先生自豪的说道。

学生们在书桌上跟着学习,每个孩子都是这么认为的。

中国字是不是天下最美的文字。

立场决定。

认为自己是英国人的,肯定认为英文才是最美的。

认为自己是法国人的,哪怕被征服的时候,也说法文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

正如自己的母亲,必然是最伟大的。

此时。

先生用不同时期的书法,写了不同的中字,告诉学生们中国文字不同时期的演化和发展,以及其中的深意。

孩子们跟着念。

读书声传遍了学校。

美好的声音,后世不少人说什么洗脑。

可他们不会说,加入美国需要宣誓,誓词是宣誓对美国效忠、放弃对其他国家的效忠。

在宣誓仪式上,新公民需宣誓遵守美国宪法和法律,接受宪法所保障的权益和义务,通过宣誓,新公民向国家表达奉献和忠诚,并承诺履行公民的责任。

在中亚真主对子民的教导中,有一段思想。

弱小的时候,可以违背一切教义,以生存为大,见机行事,谋求未来。

同样的道理。

形势所需加入美国,并不需要被指责,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是一种人性,可出卖祖国的利益,则是扭曲的人性,无论任何土地上都不会被称赞的。

所以很多黄皮白心的人,他们为什么不能放下,反而要大加指责,其实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在国外的政治地位,的确很低下。

如此的形势,才造就了更多的这些现象。

比如同一天。

康奈尔的PatrickDai,华裔,已经抑郁症休学一年的小孩,因为巴以冲突在网上嘴炮威胁犹太人,被当做仇恨犯罪的典型抓起来。

当地州长亲自指示按照上限求刑,不得保释。

洛杉矶的白人富二代SamuelHaskell杀害育有三子的华人妻子并分尸,和妻子同住的父母一同失踪恐遭不测。

这人是抛尸的时候被垃圾工报警的,结果两帮不同的警察都拒绝出警,要不是后来流浪汉在垃圾桶里发现尸块,就真成“无头案“了。

结果是案犯已经保释,而且按照精神病处理。

又有美国高华被打,组织搞示威游行,宣传的横幅是:“我很脆弱,不要攻击我。”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是环境因素决定的。

此类的现象,同样是环境决定的。

理解了这些现象,其实就能明白,那些人很可悲。

而后世出国人次最高的一年,为一点七亿,只是一年的数据而已,那类的人,连零头的零头都比不上,只不过这些人声音大而已。

他们怕,所以声音才要大。

正常人谁有功夫去做这些事情。

他们梦寐以求的润了出去,不好好过日子,却整日叫喊,是润出去的日子不香了,所以希望在那些“同病相怜”的人们身上寻求到自尊。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只要看到外国地址就跪着叫爸爸的人,太多太多了。

那些叫爸爸的声音中,他们可悲的自尊找到了。

李暹巡视完了学校,不久又拜访了山北王国的国王,中山王国的国王,还有山南王国的国王。

“预计三年内。”

“大明将会向琉球地区移民至少一万户,五万到十万人口,除了促进当地的生产发展,带来经济上的刺激,并且有利提升文明水平。”

山南王国的王宫最小。

国王很安静。

李暹的声音也很平静,双方保持了和睦。

中山王国的新国王是大明扶持上去的,国内的政事也被华人家族把持,基本上李暹说什么就是什么,山北王国也早就奉送了归仁城。

实力最小,人口最少的山南王国没有实力反抗。

相反。

山南王国不少首领,前些年就把自家子弟送去了大明办立的学校,国内势力有许多和大明明军眉来眼去,让山南王国国王越发不敢出声。

他也很担忧,如果拒绝大明,不知道哪一天睡醒了,王宫外出现了大明军队,犹如中山王国。

大明在琉球的驻军,有力的保障了大明在琉球的控制。

犹如后世的美国。

美国在各地的基地,才是各国服从美国意见的本质,而不是所谓的文明之光。

那些年各国亲华的官员,死的死,坐牢的坐牢,大多没有好下场,这才是世界上的本源,以自身利益为重,永远是拳头说的算。

等李暹走后,山南王国的国王才露出忧虑。

现在国内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连历史都要学中国的,恐怕不要二十年,山南王国就保不住了,国王束手无策,内心焦急。

归仁城。

“没听过此人的名声啊。”

李暹的名气大了。

归仁城内外都在打听李暹,这位礼部侍郎的脾性。

只是李暹并不太在乎,公事公办,雷厉风行,整合归仁城人心,解决了中山王国的问题,先后面见了山北王国的国王,还有山南王国的国王。

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分别在两国建立了新的归仁城,虽然还只是口头上的承诺。

解决了当地的事情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倭国。

杨文等人在码头上送别了李暹。

“此人做事果断,难得的实干人才啊。”

吴高感叹道。

历史上。

李暹靠着乡里的举荐入太学,开始展露头角,乃至五次出使西域,不过历史的局限性,当时的对外出使官员,并不受重视。

后来因为公正廉洁的名声,晚年被举荐提督京仓。

七十岁时,欲请老,可是陕西当地军储屯田久无实效,特命他经理,受命之日,促期而行,没想到患病,临终的前一刻连呼粮储,没有一句临终遗言留给家人。

如今的李暹,同样出使西域,又去过钦察之地,促进了钦察之地向大明朝贡的局面,立下了大功。

现在受朱高炽委任,厘清琉球与倭国的形势,果然不负所托。

李暹压下琉球地区的声音,支持了杨文,有了朝廷大臣的背书,杨文也底气大涨,敢于出手,不在畏手畏脚。

不过李暹又答应了杨文的辞呈。

只是需要等李暹归朝后,由朝廷另派贤能,算是让双方都得偿所愿。

吴高忍不住看了眼杨文。

即用且防。

一套连拉带敲打下来,自己这位上司也被对方“压榨”完了,说句不好听的,卸磨杀驴,往常早就被人痛骂,如此手段,他却用的无人反对,实在是厉害。

——

京城。

徐皇后病榻前,朱棣说不出话来。

双手拉着妻子的手。

徐皇后有气无力。

往日有神的眼睛暗淡下来,却又异常的平静,仿佛并不在意生死,只是担心的看着朱棣。

“当今天下虽说太平,可连年用兵甲,民生并没有完全恢复,希望圣上多加体恤。”

“你先顾着你的身子,你好起来了,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棣忍住眼泪说道。

徐皇后费力的笑了笑,又说:“伱在用人的时候,要广用贤才,明辨是非邪正,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过就弃之不用,也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聪明就委以重任。”

徐氏想起了长子。

老二和老二,从小听老大的话,三兄弟感情和睦,所以徐氏很放心,老大的手腕,徐氏也很放心。

长女日子过得也很好。

次女的丈夫是个短命鬼,倒是可怜了次女。

想着儿女们,最让她放不下的,还是眼前的父子。

所谓国无二君。

这些年来,国家只知有太子。

自己活着的时候,徐氏本来不担心,知道夫君和长子间父子之情很深,可什么事情都怕变化,徐氏害怕自己不在了,他们父子万一哪天不对付起来。

此事已经成为了徐氏的心结。

“臣妾不能再报答你的恩情了。”

“你我之间,谈何恩情。”

朱棣抚了抚妻子的额头,宽慰的说道。

徐氏幸福的闭上眼睛。

这一生,有这样的夫君,她从来没有后悔过。

“老大是你们老朱家的胚子,和他皇爷爷一样,整日以国事为重,并没有私心,你要多宽待他,不要听小人的谗言,离间了你们父子之情。”

外间的朱高炽也听到了,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身后的弟弟们早就眼泪直流,还有大姐妹妹们也哭的不行,徐妙锦哭的喘不过气来,被女官们带去了偏房。

“你放心。”

朱棣拍了拍徐氏,想要她不要操心了。

夫妻齐心。

朱棣知道妻子忧虑什么。

徐氏也没有再多言。

心里有些遗憾。

很想回去北平看看,北平也算是她的家乡,看来自己是看不到了。

不日。

皇后去世。

“从此,朕在宫中再也听不到皇后的声音了。”

当着所有人的面。

一代帝王痛哭流涕。

春和宫。

朱高炽穿着孝服。

子女们也因为祖母的离去,哭的伤心伤意,郭氏操持着宫内的事务,瘦了一圈下来。

“徐妙锦好些了没有?”

朱高炽叫着名字问道。

徐妙锦自从许皇后去世后,也不好了起来,所以朱高炽下旨,没有让徐妙锦来皇宫,闭门在徐府养病,别搭上了她。

郭氏回答了。

朱高炽又说道:“宫里的事务,还有母后的身后事,孩子们又小,让你操劳了不少,你也要照顾好自己,该让宫里人去做的,没必要亲自动手。”

“孝心并不在这些方面,过犹不及反而不美。”

听到夫君的宽慰,郭氏连日来的劳累也不觉得累了。

徐氏的病逝,朱棣伤心透了,是真伤心,不能理事,所以朱高炽只能亲自出面,文华殿的大臣们,除了要参加皇后的祭奠,同样还要维持国事。

每个人都很疲惫。

不久。

高丽那边也传来消息,高丽北王去世了。

倭国的幕府使者也来到京城。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