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悲剧美为何发生转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观众心理学七 悲剧美为何发生转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对心理美学而言,人类必然会面对“心理疲劳”这个避不开的难题。悲剧美所提供的仰视,既崇高又感人,但时间一长就太令人疲劳了。克服这种心理疲劳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把仰视的高度降低;二是让自己内心产生与被仰视对象近似的因素,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但这两点,在古典主义悲剧中很难做到。那种悲剧为了摆脱人们的疲劳只能寻找新的刺激,而那种刺激总是让悲剧英雄更加走向惨烈,结果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 在西方,古典主义悲剧的转型从雨果的浪漫主义时期就已经产生重大突破,而真正获得理论成果的却是比利时文学家梅特林克(Mau iceMaete li ck)。 梅特林克认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毒药、自杀、决斗,都太偶然,又离普通观众太远,因此那种悲剧是“偶然悲剧”,对观众而言是“与自己很远的悲剧”。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有大量与人人有关的悲剧,譬如某天早晨在镜子里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这种悲剧看似琐碎却最为普遍,而且可以撬动人生的前前后后。第一根白发是一个转折点,从童年到这里的过程产生了另一种意义,从这里到死亡的过程也产生了另一种意义。这样一来,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也就成了“必然悲剧”,而且对观众而言是“与自己很近的悲剧”。但是这种悲剧也有重大失落,那就是与悲剧美紧紧相连的崇高和庄严,不见了。 总之,悲剧美的现代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心理美学课题。 《观众心理学》七 悲剧美为何发生转型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观众心理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观众心理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观众心理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观众心理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