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日出松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难攻略第130章 日出松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时光流逝,吉林城百姓对书院的热情比朱高煦想的还要高涨。

原本预期三月二十才能竣工的两座书院,仅在三月十六就完成了竣工。

由于提前竣工,而南边的队伍还未抵达吉林城,所以朱高煦又让张纯带着百姓们将吉林城内的一些道路进行了翻修。

此前吉林城的道路全是土路,只有朱高煦的渤海王府前使用了河石堆砌。

因为工作量太大,所以朱高煦只是让张纯带着百姓们将土路的一些坑洼部分进行填补和修复,至于真正的修葺,他准备等城中石匠找到石灰石再进行大修。

当下的吉林城太过简陋,虽然各种规制都是按照五千六百户的卫所军堡规划的,但由于后续入驻的军户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导致了各种后续工程修建不及时。

诸如城墙加厚、城内排水等工程都只做了一半,并且质量奇差。

朱高煦准备等找到石灰石与铁矿,可以修建水泥场后再对整个吉林城进行翻修。

城内的排水和城墙,以及民户们的房屋修建、道路扩宽,火墙火道、水井挖掘等等工程都还等着他操办。

朱高煦虽然不会在吉林城待一辈子,但吉林城日后必然是东北的几大政治、军事中心。

虽然没有耐寒水稻,但东北却还能耕种小麦和粟米等作物。

来到吉林城后,伴随着积雪融化,朱高煦也观察了城外的耕田。

在他的观察中,吉林湾的土地虽然十分肥沃,但田地之中的水渠却都是用锄头刨出来的土壑。

这些土壑在松花江泛滥,亦或者雨季的时候,根本就无法做到及时排水,继而导致了作物饱受水涝。

可以说,吉林湾虽然已经被明军开发七年,但由于军户数量太少,所以根本没有建设出像江南那样的完善水利设施。

要知道金国女真时期,伴随着金国大力对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建设水利设施,上京、蒲与等路每年就能收税粟二十万五千余石,所支出仅为六万六千余石,还有十几万石的粮食可以自由调配。

为了将这些粮食外运,金国在肇州设立漕运司,在金世宗后期源源不断的将粮食往河北运输,可以说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粮仓。

这还仅仅是税粮,如果按照税率反推,当时的会宁路完全能养活几十万人。

水利建设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四川能延续一千六百年天府之国的称号,首要就是因为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了大大小小数百处堰塘河渠。

之后的“诸葛治蜀”中,更是将四川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处堰塘都做出了明确的清淤标准和清淤时间。

在诸葛亮之后,但凡四川官员走马上任,都需要按照他的标准来及时清淤,如此才能让李冰和诸葛亮时期的堰塘河渠不断保留下来,使用了一千余年。

朱高煦没有李冰父子和诸葛亮的治水能力,但如何排水、如何束水,这些东西他还是在前世单位中学习了不少。

他走遍这个时代的吉林三处河湾,对这三处河湾进行丈量,随后带着张纯与吉林城中男丁开始规划水渠、堰塘。

在这样的规划中,出走十余天的石匠也带着消息回来了。

在吉林城西南三十里处,石匠们发现了足量的石灰石矿,东边二十六里有小型煤矿,东南六十里外也有一处可以开采的露天小型铁矿。

这些都是朱高煦指明的方向,他虽然对许多东西不熟悉,但对于自己的老本行和资料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水泥以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煤为主要原料,至于水泥原料的配比则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不过以朱高煦当下的情况,大概比例为为7.5:1.5:1.5:8.5就足够用了。

当然,比例即便对了,但如果想要达到后世的水泥强度,就必须要用到与之配套的各种机械。

这些机械朱高煦没有,他有的只有最原始的石磨,因此他制造出来的水泥强度肯定不如后世的水泥,甚至还不一定能和十九世纪的水泥对比。

不过对于这个时代,他的水泥足够使用了。

在探明了水泥原料的位置后,朱高煦趁着还有半个月才春耕的时间,趁机从卫所中选出六百男丁,分为三队前往这三个地方建立营寨。

营寨建立后,他们只需要等待后续挽马抵达吉林城,而后前往营寨押运原料就可以跟随回来。

吉林城人手不够,朱高煦只能周期性的搜寻原料,然后将原料带回到吉林城,以此一点点的生产水泥。

等到击败了西阳哈,到时候他就有足够的人可以使用了。

在这样的期望中,时间也一点点的来到了四月初六。

在朱高煦的翘首以盼中,傅让终于带着乌压压的队伍出现在了鸡西堡。

“殿下!傅指挥使到了!”

吉林城外的一处磨坊外,当亦失哈骑马而来朝着朱高煦报喜,正在戴着简易口罩,向妇女们普及尘肺知识的朱高煦也转头摘下了口罩。

“傅让来了?”他脸上露出惊喜,亦失哈也激动点头:

“来了,半个时辰前已经到了鸡西堡,估计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吉林城了!”

“走!我们去接他们。”朱高煦听后将口罩揣入怀里,而后对他面前的三十个妇女说道:

“记住不管多难受都要戴着这口罩,受不了就换人,千万不要逞强,别用性命开玩笑。”

说罢,朱高煦去到了磨坊旁边,将正在吃豆料的赤驩马缰解开,翻身上马与亦失哈往鸡西堡奔驰而去。

在他走后,那些妇女也在磨坊旁用早已切割好的木桩开始圈为篱笆。

倒是朱高煦与亦失哈一路疾驰,只是一刻钟便见到了前方如长蛇的队伍。

原本二人都十分高兴,可伴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他们脸上的笑容却在不知不觉中僵硬了。

在他们的肉眼中,队伍的规模比起当初从南京出发时少了许多,而这样的疑惑也在片刻后被策马而出的傅让解答。

傅让骑着一匹秦马来到二人面前,双方纷纷勒马。

面对朱高煦,傅让脸上露出几分愧疚:“想必你也看到了,这队伍到登州时,便有八户不走了……”

“快出发时,却又有十六户要离开。”

“按照你先前的安排,我将其都返回了,这队伍一下子少了二十四户一百一十五人。”

“无奈,我只能在登州募了二十四个青壮参军,好在这一路走来没有人再走。”

傅让的话,让朱高煦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

他应该高兴走了一百多张吃饭的嘴,省出了近千石粮食。

但他又应该难过少了一百多人,这或许会耽搁他开发吉林的速度。

只是这些各种心情到了嘴边,却也只变成了:“辛苦了。”

朱高煦如此说着,傅让也看向了远处的吉林城。

不得不说,吉林城的外貌和规模还是很能唬住人的,也极大安慰了随着傅让风尘仆仆北上的六百护卫军及三百工匠,二十二吏目,六百多家眷。

“院子都修建好了,放心。”朱高煦安抚了傅让,转头对亦失哈道:“你带人安排兄弟们住下,我和傅让说些话。”

“奴婢领命……”亦失哈应下,随后接管了这支队伍,带着他们往远处的吉林城走去。

朱高煦和傅让策马来到路旁,看着路过的队伍。

期间有不少朱高煦熟悉的戌字百户兄弟与他打招呼,朱高煦也笑着挥手回应。

待他们都走了之后,傅让才开口道:“秦王薨了,永平侯被赐死,宋国公也薨了……”

他这一开口,朱高煦瞬间看向了他,满脸不可思议。

他并不是惊讶秦王朱樉薨逝,而是惊讶冯胜居然薨逝了。

霎时间,他脑中闪过了冯胜的面容,而傅让则是继续道:“我也是月中赶路到铁岭时才收到的消息,这是衙门的邸报。”

傅让从马鞍一旁的包裹里拿出了一份充满褶皱的邸报,朱高煦接过后翻看,久久没有说话。

他改变历史了吗?

改变了,不管是傅友德还是冯胜、亦或者是王弼、谢成……他们都要比历史上多活了几个月,但结局却都无一例外死了。

朱高煦不知道这到底是历史在修正,还是老朱执意要让他们死。

比起前者,他更相信后者,因为他不想落得被朱瞻基活生生烹死的结局。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辽东都司的粮食和铁料都出发了吗?”

“我们来时,开原的兵卒已经开始备粮了,估计晚我们几天就能到。”

傅让解释着,朱高煦也颔首为他说起了自己抵达吉林城这一个月的情况,并说起了吉林四周的局势。

在听到朱高煦找到了煤矿和铁矿的事情时,傅让并不意外,毕竟朱高煦‘看山点矿’的本事是天下人都知道的。

倒是让他惊讶的是,朱高煦居然为了赚钱而和女真人做生意。

虽然这与他的那些叔叔比起来算不得什么,但这毕竟是走私,是朝廷明令禁止的做法。

不过傅让也不是刚入仕途的愣头青了,他很清楚以当下的局面,朱高煦想要发展就只能走私。

“伱准备什么时候出兵对付西阳哈?”

傅让在马背上询问朱高煦,朱高煦也沉吟道:“我对堡内百姓说的是秋收后,但我具体想在秋收前就主动出兵,或者抓住西阳哈南下进攻吉林城的时候,我们绕道奇袭他的后方。”

“你想说的是最后一个吧。”傅让揭穿了朱高煦的谜底,他比谁都清楚,朱高煦的本性事实上是偏向冒险的。

只是这份本性在南京城时被他压制,而进到了吉林,却是彻底被朱高煦释放开了。

“呵呵……”朱高煦轻笑:“你和老国公别的没学,倒是戳穿我这点学了个明白,不过具体要怎么打西阳哈这老奴,还得看这老奴准备怎么对付我们。”

他再度提起傅友德,但傅让已经没了之前提起傅友德就会难受的情绪,他借着朱高煦的话道:

“我大哥和我写信劝了我二哥他们,他们没了致仕的想法,希望日后你用得着他们……”

傅让的话略有深意,朱高煦却眯了眯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爹比我清楚,这话是他说的。”傅让轻笑,但他这话却让朱高煦沉默。

不等朱高煦开口,傅让却又转轻笑为苦笑:“虽然是我爹说的,但我觉得你应该不会那么蠢……”

他抬头看向前方越来越近的吉林城,叹气道:“就这点本钱,即便加上我二哥他们,恐怕也只是海中扁舟,随时可沉罢了……”

傅让并不认为朱高煦凭借吉林城能做什么,更不认为朱高煦会做什么。

当下的朱高煦与朱元璋治下的煌煌大明对比,实在是太过弱小了。

对此,朱高煦没有反驳,而是改变话题,对傅让说起了自己练兵的事情。

“稍许我给你一本我写的《练兵实操》,你按照上面的办法练兵,每日早上所有兵卒去书院读书,午后操练。”

“读书?”傅让听到朱高煦要让兵卒读书,饶是他也不由觉得这本钱投入太大。

他自然是看到了朱高煦买的那三千套纸笔砚墨,但他原本以为朱高煦要在吉林城办儒学,开办给城中孩童学习。

却不想朱高煦不仅要孩童学习,还要兵卒都跟着学习。

“城里的每一个兄弟,我都把他们当做自家兄弟看待……”

面对傅让的质疑,朱高煦却直勾勾看着他说道:“我不想他们随着我来这北边只能做一辈子的大头兵。”

“我要的,是他们日后随着我走到最后,每一个都能从战场上博一个官职,光耀门庭。”

不知怎么的,朱高煦这话说出时,傅让从他眼中看不到一丝虚伪,只看到了真切。

可正是这样真切的眼神,却不由得让傅让想到了一个人。

他表情复杂的看着朱高煦,语气有些不对:“你越来越像陛下了……”

“我不会是他,你看着好了。”朱高煦转过头去,继续与傅让往吉林城走去。

望着他的身姿,傅让似乎也被他这话说动了,不再怀疑什么。

很快,二人远远跟着北归队伍入了吉林城。

队伍在亦失哈的安排下,很快入住了这些天亦失哈让人修建的一个个小院。

这些小院其实很简陋,甚至连院墙都没有,只有一排排篱笆,但胜在宽大。

对于北归的这些兄弟,朱高煦给足了待遇,每家院子的房屋虽然只有简陋的一间,但院子却圈了足足一亩。

在他们被亦失哈安排入住的时候,朱高煦也带着傅让回到了王府,并让人叫来了张纯和林粟。

期间傅让也打趣了朱高煦这王府还不如南边的一些指挥使衙门大,但面对他的调侃,朱高煦却道:“我一个孤家寡人,住这么大已经足够了,连你的院子我都没让人建造,你就与我住一起。”

“你这厮……”听到自己连个院子都不配拥有,傅让气的牙痒痒。

好在张纯和林粟及时来到,朱高煦这才向傅让说起了改名的林粟,以及人虽小却能力出众的张纯。

对于二人,傅让是相信朱高煦眼光的,他并没有提出质疑,而是与二人翻看了朱高煦拿出的《练兵实操》。

由于火绳枪还没开始研究,因此朱高煦主攻的还是冷兵器的战争布置,训练也是选入了冯胜亲口讲述的方法。

“这办法是宋国公所说的,均为至正年间我军长枪军的训练办法,我从中加入了一些我的看法,但不会有什么问题。”

朱高煦一边说,一边与傅让讨论起了他的这本《练兵实操》。

后世的训练中,分别有长跑、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引体向上、蛙跳、负重冲拳、武装越野、冲高山、单兵基础战术动作训练等十项基础训练。

这其中,朱高煦保留了一部分,裁汰了一部分。

其中长跑虽然是有氧,但朱高煦依旧保留了下来,因为他始终记得朱元璋对朱棡所说的那些话。

明军步兵能把蒙古骑兵赶回漠北,靠的不是结阵自保,而是反冲蒙古骑兵。

只有打出像吕梁之战,蔡家庄之战等以少打多,以步击骑的机动性,朱高煦才能保证用手底下这一千五百多名兄弟击垮西阳哈。

他们必须在保证阵型情况下实现高速移动,不能给任何对手留出破绽,因此后世练兵之中关于组织力,耐力的训练必须加上。

“你这样的练法,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恐怕底下的兄弟会营啸。”

傅让看着朱高煦这几乎每日一操练的苛刻练兵方法,只觉得这家伙在某些时候比自家父亲还要狠。

“松花江中别的不多,肉食管够。”

朱高煦脸上挂起笑意,他有松花江和十几艘船,现在傅让他们又带来了那么多物资,随便一网下去,都能捞上来几百斤鱼,更别提林中那数量充足的猎物了。

东北之地物产丰富,要不然也养不活几十万女真人。

女真人受限技术而无法在江河中捕捞太多鱼类,但朱高煦却不用担心。

粮食搭配猎物和鱼肉,再加上辽东都司送来的豆料可以榨油,只要油脂充足,不怕不能将他们养得膘肥体壮。

朱高煦的自信被傅让看在眼里,但他却并不觉得朱高煦自大。

毕竟用一个卫的物资养一千五百人,恐怕也只有朱高煦才能有这么大的手笔,更别提他把自己的王府府库都掏空来养兵了。

这要是还养不起,那才显得奇怪。

二人如此交谈,那亦失哈也忙完了事情,从外往里走。

“府库中毛皮数量多少了?”

见亦失哈来了,朱高煦转头询问。

“六百七十二张。”亦失哈不假思索的回答,朱高煦又看向傅让:“我的禄米还剩多少?”

“一万八千四百余石”傅让也是下意识回答。

得知了府库中粮食的数量,朱高煦当即对亦失哈与张纯交代:

“府库中的粮食,先给军中兄弟拨发本月俸禄,再给城中百姓拨发月粮,剩下的粮食尽数走水路运往弗提斤城进行贸易。”

“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仅凭这三百匹挽马和百姓们自己耕种开荒,今年顶多也就能开出五千亩熟地。”

“多换毛皮耕牛和挽马,今年最好能开出一万亩荒地,这样来年我们的压力会小些。”

那一百余人的离开让朱高煦不得不加快步伐,他必须要尽可能的开荒土地,因为今年击败西阳哈后,他会从西阳哈那里俘获不少俘虏。

这些俘虏将被他投入当下的石灰、铁矿和煤矿矿场,只有这些矿场能稳定生产,自己才能保证在日后建设火器工厂。

西阳哈和他的那七部盟友,都将成为吉林城发展壮大的养料。

想到这里,朱高煦只觉得时间紧迫。

“殿下,书院什么时候开学,刚才奴婢来时许多百姓都在问。”

亦失哈在应下出发弗提斤城后,也对朱高煦询问起了书院的事情。

朱高煦听后也对亦失哈询问道:“书籍都完好无损吧?”

“损坏了两本,但不碍事。”傅让听后提前抢答,朱高煦听后点了点头。

这次北运的三千套书籍,是朱高煦让亦失哈从南京城的书局中订购的,每套有书五本,五本书分别是《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九章算术》、《历代蒙求》、《史学提要》、《洪武正韵》。

这五本书分别包括了识字,数学、历史、官话等五种蒙学教材。

尽管朱高煦很想自己著书充当教材,但他在南京没有自己的亲信,而且印刷书籍容易被锦衣卫得知,但凡有几本书流入老朱手中,那他这辈子也别想就藩了。

哪怕现在,朱高煦已经到了吉林,他依旧不敢大规模印刷书籍。

“活字印刷的雕版都带来了吧?”朱高煦看向亦失哈,亦失哈也点头道:

“奴婢检查过了,您交代的东西分毫不差,都运来了。”

“好,明日你让工匠把这本《练兵实操》印刷四本,你与傅让、张纯、林粟各一份翻阅,日后练兵需要你们出力。”

朱高煦如此说着,末了不忘看向傅让:“好好休息,明日开始就没有之前那么悠哉了。”

“呵呵……”傅让笑道:“我若是想要悠哉,何必来这里和你吃苦。”

他这话一经说出,厅内众人皆相视一笑。

能和他朱高煦来这吉林城的人,又有几个是想要安享太平的……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靖难攻略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难攻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难攻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难攻略》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