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难 第四章 地头蛇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过河卒之风起凤鳞第二卷 行路难 第四章 地头蛇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正月十七,子时正二。
龙舒县,汤宅。
汤家一门老小十三口人的尸首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宅院正中间,几名青鸾卫力士举着火把守在这一排尸体旁,火光照耀着尸体的面庞,让本就未曾合眼的一众尸首显得更加诡异。
吴海浮默默地打量着这些尸首,脸色铁青的李三辛背负着双手站在他的右边,在两人身后,包括沈追在内的一众总旗、小旗都沉默地低着头,噤若寒蝉地陪在两位主官和仵作们在此验尸。
死者里除了汤和的父母、妻子和妾室这些亲眷外,还包括了躺在汤宅内的五位丫鬟、三位家丁和一位管家,他们全都是自缢而亡。再加上汤和这位主人,汤家一十三口全都在这里聚齐了。
真是一家人就要走得整整齐齐。
在场的青鸾卫们脸色都相当难看,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是一起灭门惨案,还刚好是十三位死者。
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加深,近百余年来逐渐兴起一股西学的浪潮,西学的盛行,使得中原大地产生了诸多变化,小到大时辰和小时辰,大到铁甲舰的改良。除了取长补短的学习交流之外,也将西方的一些习惯搬到了东方。
就比如对“十三”这个数字的忌讳。
在圣廷的传说中,无上意志在人间的化身有着十二位门徒,无上意志的人间化身在受害前曾和自己的十二个门徒共进晚餐,也就是圣廷故事中著名的“最后的晚餐”。
在这顿晚餐中,第十三个门徒出卖了无上意志,他为了三十块银币的报酬把无上意志出卖给了当时的世俗国家,最终导致无上意志的化身被世俗军队逮捕,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尽折磨而死。
从此,“十三”这个数字的“恶名”便在圣廷国家中传唱。
其实“十三”被如此仇视是完全的冤案,之所以说那位背叛的门徒是第十三位使徒,是因为那位叛徒在出卖无上意志后不久便凄惨痛苦地死去了,无上意志只能又选出了一名使徒,这位使徒才是实际上的第十三名使徒。
但是出卖者理应排在最后,而那位叛徒在使徒中的排名数字也被信徒所遗忘,所以只能将错就错,将那位叛徒视为第十三位使徒。
西学的传播,使得大玄沿海的部分民众都沾染上了一些西洋的习惯,其中就包括了仇视“十三”这个数字,他们会刻意避开一切有关“十三”的东西,更不会在家里养上十三口人。
很显然,汤和这个“天廷”妖人并不怎么相信“十三”的故事。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太上道祖五千言中有云:“十二为地数,周而复始,十三则相天,由地而天。敝而新成之象。此为诸子。十为天数,周流不息,十而有三,由天而道。复本还源,开辟成真之象。此为太上。”
在道门中,“十三”不光不是灾厄的象征,反而还有些吉祥的寓意,传说玉京各坊中的第十三排房屋都会更容易卖出高价。
巧合的是,沈追正好是龙舒县百户所内的第十三位小旗。
是像圣廷故事中的那位第十三位门徒一样因为背叛而惨死街头,还是会像道门中的吉祥寓意一样官运亨通,就全看今天晚上百户大人他们怎么处理汤家这十三具尸首了。
想到这里,沈追不由得将目光转移到了院子后方,只见一位约摸二十五六岁的女子正被众星捧月般地围在一群道士中间,那女子身着广袖、对襟系带的正装鹤氅,头戴对应五品道士的混元巾,手中把玩着一柄合起的折扇,那张未施粉黛、容貌出众的脸上仍留有倦意,正眼神不善地打量着院子四周的环境。
那位正是龙舒县本地道观天心观的观主,出身太平道沈家的五品执事道士沈玉华,表字参宿。
道门的宫观分为四级,分别是:县观、府观、州宫、道宫。
道门境内的道观一般便是县观这一级,安排执事道士,根据道观的位置和重要性不同,执事道士的品级从七品道士到四品祭酒道士不等。
前几年第二次江南大案中,金陵府内被烧毁的真武观便是府观这一级,安排主事道士,其品级从五品道士到三品幽逸道士不等。
芦州道府的太平宫则属于州宫一级,放眼整个道门,州宫一级的宫观也就二十个左右,乃是各掌府真人和各副府主所在。
至于道宫一级,屈指可数,太平道的青领宫、真境别院,正一道的大真人府、上清宫,全真道的万寿重阳宫、无墟宫,以及紫霄宫、万象道宫。分别由大掌教、三位副掌教大真人、一位平章大真人和三位参知真人亲领,规格最高。
龙舒县作为芦州府内数得着的大县,辖境辽阔、百姓众多,更有皋城瓜片这种著名的商业产业,所以道门在这里安排了一位五品道士负责本地道观的管理。又因为县观要与处在怀南府的市舶堂分堂共同负责茶叶的贸易事项,所以天心观观主这个位置可谓是位卑权重,在芦州道府内相当抢手。
沈玉华能在这个年纪击败一众竞争对手成功当上一观之主,个人能力是一方面,但沈家所带来的助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做为太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家在芦州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地头蛇”
只见这位沈家小姐径直走到吴海浮跟前,拉长着脸问道:“吴百户,我想你应该好好跟我解释一下,为什么青鸾卫会在不跟道观通报的情况下,‘私自’处置涉嫌隐秘结社的案子?”
“私自”两个字被沈玉华咬得很重。
吴海浮嘴角一抽,脸色十分难看,他作为一县青鸾卫的主官,自从上任以来还没被人以这样的语气诘问过。
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沈道长,汤和这个‘天廷’妖人的身份本就是我们湖州千户所的青鸾卫弟兄从丁巳神嘴里审问出来的,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我们直接负责此案。”
顿了一下,吴海浮的声音猛地提高:“我们青鸾卫隶属亲军都尉府,乃是天子亲军,直属于皇帝陛下,就是朝廷内阁里的各位阁老们也不能过问我们处理的案子,更别说是你沈参宿沈道长这位道门的五品执事了!”
沈玉华冷笑一声,将手中折扇递给身边的一位道士,按照道门礼节冲着玉京的方向行了一礼,随后才回答道:“既然你搬出了皇帝陛下,那我就跟你聊聊道门与朝廷之事,汤和是‘天廷’妖人,以我们道门的分级,‘天廷’这种实力雄厚而危险略低的隐秘结社被列为乙等结社。同时,按照当年我道门玄圣与大玄高祖皇帝总掌玉虚五雷长生大真人的昆仑盟约,凡涉及隐秘结社之事,道门可自行处置。”
说到此处,沈玉华结果属下递过来的折扇,眼睛盯着吴海浮,以扇指天,沉声问道:“吴百户说我没权过问这个隐秘结社的案子,这是置昆仑盟约于何地?置高祖皇帝于何地?置玄圣于何地?!”
吴海浮的脸色更加难看,几滴汗珠自他额头上渗出。
道门和朝廷确实有这个昆仑盟约,这个盟约并非简单几句话,而是一大篇条文,经过道门和朝廷反复磋商之后,最终由玄圣和大玄高祖皇帝确认。只是因为某种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玄圣和大玄高祖皇帝并未形成白纸黑字,而是口头协议,所以又被视作不成文的规矩。可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以来,无论是道门,还是朝廷,都是认可这个口头盟约的,并且严格遵守。
只要玄圣还是道门认可的中兴祖师,高祖皇帝的神位还供奉在太庙正中主位上,还是万世不祧之祖,就没谁敢否认两人定下的规矩,祖训言犹在耳,就是道门大掌教和皇帝陛下也不行。
沈玉华说他吴海浮不尊盟约、不尊高祖皇帝与玄圣,真是好大一顶帽子!
眼见气氛越闹越僵,一直在旁边看着两人争论的李三辛轻咳一声,出来替两人打圆场:“沈执事,吴百户怎会如此,我们万不敢违背高祖与玄圣的祖训,只不过事急从权,唯恐事情走漏了风声。加之天廷可谓天下第一等妄人,与古仙们不同,他们十分‘俗气’,除了香火愿力之外,不要血肉和生魂,只要真金白银,大肆敛财,受骗百姓达数十万之众,甚至还在大玄境内有过起事谋反之举。在此等情况下,主要是由我们朝廷来剿灭此等祸国殃民的邪教,道门一般不与‘天廷’直接冲突,所以我们百户才忘了与沈执事相告,万望沈执事海涵。”
一般而言,“副堂主”、“主事”、“执事”等职务称呼,只在道门内部使用,朝廷之人或与道门有关之人也可以用,而外人称呼道门之人就是以“道长”、“法师”、“高功”等称呼。若是逾越,便等同是拍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会惹得道门之人不快。
李三辛虽是青鸾卫的试百户,但实际上是太平道李家子弟出身,而太平道内,李家又是领军之人,和沈家是坚定的盟友。从这里论的话,李三辛跟沈玉华还算半个道友,他以“执事”称呼沈玉华,也是想从这方面拉拉关系、说说好话。
你这样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沈玉华自然知道李三辛的用意,“哼”了一声后便不再言语,重新回到了那群道士之中。
昆仑盟约虽然规定只要涉及到隐秘结社,道门可以全权处理,但其中还有一条约定,即朝廷无权处置道门之人,道门也无权处置朝廷之人,若是朝廷之人犯事落入了道门手中,道门要将其移交给朝廷处置,反之亦然。
吴海浮奈何不了沈玉华,沈玉华当然也奈何不了吴海浮,拿盟约说事不过是为了打压拿捏一下这位吴百户,以图在后续的案件处理中掌握主动权、获取更多功劳罢了。
吴海浮见沈玉华不再咄咄逼人,不由得暗送一口气,感激地向李三辛拱了拱手。
没办法,他投靠的是正一道,又不是道门弟子出身,与沈玉华的关系自然不如李三辛那么近。
李三辛抱拳回礼,不管两人之前如何内斗,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得不精诚合作了,不然案子捅上了天,他们谁都别想好过。
眼见沈玉华不再注意这边,李三辛凑到吴海浮跟前,悄悄说道:“吴大人尽可放宽心,赵千户此时就在龙舒县内,我已经差人前去相请,只要赵大人前来过问此事,一切就都好说了。”
吴海浮闻言先是一喜,随即又意识到了什么,眼神复杂地看了李三辛一眼。
青鸾卫中,小旗不过是从七品,总旗也才正七品,试百户为从六品,百户为正六品,副千户为从五品,千户为正五品。
在最高官阶不过是正三品的青鸾卫中,正五品的赵千户已经属于青鸾卫中的高层人物,其地位大概相当于道门的四品祭酒道士。因为道门九品等级中除了一二品之外,其余品级并没有主从之分,所以赵千户对等的其实是道门中手握实权的四品祭酒道士,而不是寻常的四品祭酒道士。
只要赵千户前来,沈玉华确实是再掀不起什么大浪,毕竟她只是个五品道士,就算再怎么位卑权重也不可能压赵千户一头。
唯一的问题是,作为龙舒县百户所的主官,他吴世醒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接这位上司已经来到了本县境内。
这才是真正的“地头蛇”。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