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李嗣昌入川,黄义明出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书籍1339182第三十四章:李嗣昌入川,黄义明出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三十四章:李嗣昌入川,黄义明出川
刘惠恕
且说鹿鸣宴结束次日,前来参加中秋比武大会的山林群雄:整齐王张显、必反王刘维明、活阎王马朝、薛仁贵陈林、行十万呼九思、小秦王王光兴,以及震天王、争食王、夺天王、黑虎王、闯世王等人,在黄义明武功与人格的感昭下均口服心服,在携带申领所需文武属吏回返各自山头后,均按黄义明所颁《共建古蜀地大同邦条例》执行,委任这些文武随员担任所控地区的城长与城尉,拨士兵以补城尉所率士兵维护城区秩人数之不足,并命令手下旧部日后必须屯田开荒以自养,不得再下山剽掠百姓财产,否则军法从事。又纷纷建立养老馆以收容贫苦无依之人。当他们看到昔日的贫苦无依之人,对其感恩戴德时,心中第一次浮起当大同邦政府官吏、而非昔日啸聚山林当强盗时的快感。至于黄义明与六部官员们,在原辖区内更是力推《共建古蜀地大同邦条例》,使原经八大王张献忠屠蜀及姚黄贼之乱后疲惫不堪的四川大地开始重现生所机。但一时间无法改变的现状是:由于古蜀地经长期战乱,人口消亡太多,短时间内仍无法改变千里少人烟的凄凉景象。
一日,黄义明正在邦主议事厅中与六部官员协商共建古蜀地大同邦良策,讨论内容是自工部按黄义明要求,在成都府河与南河之间空地,建成城心绿地公园供居民们休闲以来,在公园中日集数千摊贩,吆喝售货。另有评书艺人临此,说评书卖艺。更为出奇的是有皮影艺人临此设摊放皮影赢利,其内容为《金瓶梅》,多讲男女交合之事,摊前日聚数千人,驱之不散,不知当作何处理?
黄义明道:《金瓶梅》传为明万历年间才子兰陵笑笑生所著,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书中内容以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四人为主角,专讲男女交合之事。自该书出后,有人为之叫好,称其“反封建”。我不懂反封建为何物,只知年青人一读此书,必伤精元,茶饭无思。其为恶犹大者,为未婚青年,一读此书,提前获得性体会,或因之奸淫犯法,或待其婚嫁,阳力不举,致无法繁延后代。而夫子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吾四川之地,方得一统,地广人稀,需要大力繁延人口,岂能容得此等《金瓶梅》皮影戏在我邦泛滥,且其为动态,较平面书毒害青年犹甚,更容易助长恶少奸淫犯罪之风,必须令行禁止。劝之不听,当毁其道具,处以笞刑。至于有小贩在城心公园设摊售货,或有评书艺人于此说《三国》、《水浒》、《西游》等评书,因其具繁荣邦都经济之效,或具传文史知识化人之功,均应予以鼓励。
众尚书听罢黄义所言,齐声道好。此时突接剑门关守将马森木的飞鸽传函,云有一位叫李嗣昌的清将,带领着十余名随从要求入关见邦主,其云有要事要与邦主相商,特请示是否放行。黄义明通过飞鸽回函要求立即放行,并派兵护送直至成都,不得有失。
原来此李嗣兴为黄义明师傅李定国之子,年长黄义明数岁,算得上是黄义明的兄长。李定国死,其从将降清,李嗣兴在无助之下,亦率兵降清。而此时黄义明已离开李定国军中,根据师傅遗命,走上擒拿叛贼卢桂生、夺回被窃《岳武穆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的复仇之路。
且说数日之后,李嗣兴一行十余人,在剑门关主马森木所派五百名精兵的护送下,来到成都城邦主议政大厅前,通报求见。黄义明连忙请入,并与李嗣兴拱手为礼,所问的第一句话自然是:兄长别来无恙,不知今来蜀地何事?
李嗣兴面带惭色地回答道:自家父李晋王去世后,因诸将叛逃,我亦无奈率余部降清。清室尚算守信,因我善将兵,委任为陕西宁夏总兵。清廷今闻贤弟入川数年扫平姚黄贼十三家,建古蜀地大同邦,人民安居乐业,表示敬佩。要我带话云:当今明室已亡,大清国立,四海为一,一国之内不宜另立邦名,希贤弟取消邦名,仍复四川为行省,当委任贤弟为大清四川行省总督,至于原邦内贤弟建制,一切如旧。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黄义明道:大明气数已尽,我亦不欲以四川一地对抗清廷,亦无意担任清廷四川总督职,清廷只要能派良吏来接管四川,我愿意离川。但要求有三:其一,四川行省名可复,“古蜀地大同邦”名可取消,已设立大同邦各项制度却不可取消,因为这些制度实造福于当地百姓。提出此要求,是因为迭经八大王张献忠屠蜀及姚黄贼之乱,四川民生已够苦,切不可让川民再历苦难。求之二是:“古蜀地大同邦”虽建,四川民生初安,但迭经八大王屠蜀及姚黄贼之乱,人口彫零,千里少人烟现象一时无法改变,希清廷能从内地移民大批至四川,垦荒种稻植桑,重振天府国经济,若此,则为川民之福,清室之德。我要求之三是:师傅死前遗命,要我追查叛贼卢桂生下落,夺回被窃师门瑰宝《岳武穆手书诸葛亮前后出表》,以报明亡之仇。我迄今寻访卢桂生踪迹无着,烦清室提供此人下落,以便我无负师傅托咐。如此三条要求清廷可以落实,我当即刻离川,让川政于清廷良吏。
李嗣兴道:贤弟所提三条要求,句句在理,我当以飞鸽传函形式请示请廷,估计不数日当有回音。黄义明遂安排李嗣兴一行,在邦主议政厅与六部一条街附近空房往下。不数日李嗣兴果得清廷飞鸽回函,其云:黄义明侠士所提三条要求句句在理,全以蜀地苍生之福为重,钦仰无比,理应照办。关于大清委任四川行省总督一职,可由原陕甘宁夏总兵李嗣兴承担,做此委任,是因为李嗣兴与黄侠士师出同门,情同手足,无有不信任处。其二,关于内地移民事,近日已动员湖广地方官广招百姓及流民填补四川人口之缺,只需黄侠士督川政属员做好接待工作即可。其三,关于逆贼卢桂生踪迹,其在磨盘山之役叛师之初,清廷曾委以大理知府职,其后此贼盗窃官银,携《岳武穆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出逃,逃亡地点不明,清廷亦在寻找此贼下落,如有实信,当即通报黄侠士寻访擒拿,决不护短。
此函之发,由于时值康熙皇帝即位之初,年龄尚幼,无力处理国政,全由孝庄太后(1613-1688年)主持廷臣代办。黄义明见所提三条要求,清室均表同意,便于次日携同李嗣兴召开六部官员会议,宣布欲取消“古蜀地大同邦”、复四川行省的决定,同时陈述自己将离川,四川总督一职由李嗣兴代任的原因,征求六部官员的意见。六部尚书对于取消“古蜀地大同邦”称谓及黄义明将离川,虽然不舍,但自知以四川一地,无力与清廷抗衡,只得表示同意。李嗣兴则在会议上宣布两条,一是根据清廷要求,将“古蜀地大同邦”更名为四川行省,此外川地六部官员之设,因与清廷六部同名,为避讳,建议更名为六司侍郎,其他黄义明在建“古蜀国大同邦”时,所设立各项制度一律照旧实行。而原六部官员对此自是无可置言。
由于黄义明入川之初,在凌云寺结识朱云霞公主时,其养父黄宗羲要求公主年满二十岁时,需返乡成婚。此时朱云霞公主已年满二十岁,养子刘宏业已十余岁,武功基本练成,个子也长到了黄义明肩膀高。黄义明一时间又未得到有关卢桂生的消息,于是决定携云霞公主及养子出重庆水路还乡,顺沿所过长江两岸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诸地,录访叛师仇人户桂生的下落,最终返养父黄宗羲故里、浙江余姚黄家村成婚。
至于黄义还乡之时,旧六部官员、四川新督李嗣兴以及他昔日的徒儿,如何热情相送,此处略过,单讲一下黄义明离川后,清廷根据黄义明的建议如何移民四川的经过。因为此历史事件称“湖广填四川”,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黄义明对此的建言功不可没。
根据信史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此条记载推算,时至明末战乱未曾波及四川之前,四川实有人数不会少于千万。而在迭经张献忠屠蜀及姚黄贼之乱后,四川省人口大减,有数据称:康熙二十四年全国人口统计时,迭经战乱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这条数据可能有所夸大,因为另有数据称: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关于明清代际时四川人口的大量減少,有颇多历史记载可证。如谓:(明末)“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等等。
由于迭经战乱,人口大减,当时的四川是森林密布,虎患横行,虎患范围分布之广,据称是蜀道沿线各府均有虎患,不时有老虎食人的事件发生。为发展四川经济,从清康熙年间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往四川移民工作,移民总人数约达一百多万人。这一移民的正式诏书,见于《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具体措施包括:
(1)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2)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
(3)将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挂钩,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优惠。
(4)对于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而清初所行移民四川政策,移民来自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十几个省份。其中占比最多的移民,来自湖北、湖南两省,约占半数,其中来自湖北约有30万人左右。而在清代,湖北、湖南二省统称作“湖广省”,因此这一历史事件便称“湖广填四川”。
另据有关统计数据:当时赴四川的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客家移民是仅次于湖广人的第二大移民团体,湖广移民和客家移民分别占当时四川总人口的40%和33%。以成都为例,“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这些外省移民还成为当今多数四川人的先祖。
“湖广填四川”所造成的历史后果是:大量移民迁入,使四川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率超过了历史上历朝。“湖广填四川”,也拓展了当地的经济方式,其涉及到种稻、蚕桑、茶叶、苎麻、纺织等不同种类。由于惯于水田耕作的南方移民来到四川后,不满足于仅在坡地上种植旱季作物,而是在其定居地修筑渠堰,蓄水灌溉,种植水稻,这便拓展了四川的农业品种。而在此时期,原属于湖北麻城的红薯、甘蔗、蚕桑、种烟等农作物和载培技术,均被移民引入四川。在外地移民大量涌入四川的背景下,也有效地促进了四川与移民迁来省商贸经济的住来,山货、粮食、铁锅、布行、麻行、酒行、猪行、磁器、杂粮等货物贸易,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在这一经济基础上,原本经明清代际之乱、地广人稀的四川省,人口也得到了有效繁衍,这为今天四川成为亿人大省,奠定了基础。
(全书完)
2023年10月2日校审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