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镇》第二章:二婆回魂,生存变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书籍1416159《愚镇》第二章:二婆回魂,生存变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是他不经意间听见下乡的知青之间就是这么说的。话在嘴边,却哽在喉舌。嘴一张却说:”你吃了啥?鸡舍里还有一只鸡呢,明天让妈炖了给你吃。”
金媳想说:“今天吃了三顿冷生饭,你妈还是以前的老样子。”
可她却怕育德不信并说让她忍忍的话,她只能说:“吃了,我感觉我差不多了,后面我想和你们一起吃饭。小活我可以干了,明天不用单独给我做吃的。”
育德好像猜到了抿了抿嘴唇:“行,我一阵和大说一声。”他伸手摸了摸家玲的头。
家玲停下吃奶的动作睁开未经世事的眼睛,嘴一张一合的好像在叫爸爸又或者是妈妈,育德赶紧把脸靠近说:“玲娃说啥,是不是在叫爸爸?”
育德回到上房,把金媳以后想和大家一起吃饭,不用金母单独做饭的事告诉了金父。
金父却不答应:“那不行,上回流产,这回月子要吃好后面才能怀的稳,咱金家就靠你开枝散叶了。明天让你妈把圈里的那只鸡炖了,给岁福妈补上。”
坐在旁边的金母听着金父的话放慢了夹菜的动作,撂眼看着金父。她心里有很多话却什么都没敢说。
饭后金父点上烟,育德走进西屋:“岁福妈,大说让你再缓缓,我没有兄弟,岁福也没有兄弟。”
金媳低下头:“岁福大,要明天还让你妈给我端饭的话,以后就再找一个女人给你生吧。”
育德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妻子:“你咋这样说话?”
金媳轻轻地拍着家玲的背叙述着回忆:“二婆那天是因为和你妈吵架了,声音太大我听得清楚。
估计连邻居都听见了,你妈在厨房偷吃二婆给我炖的肉,被二婆看见,说了她几句。她看你们都不在,和二婆顶嘴,二婆气不过,就走了,然后踩空的,当时我还以为是石头落下去了。”
育德愣在原地,半晌没回过神来。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有些差劲,但未想到坏到这个程度。他看着面前不动声色甚至毫无反常的妻子:“你咋不早说?”
“说什么说了有用吗?说了二婆就能活过来吗?”
育德感到心里有些犯堵,他现在就想找母亲质问,走出西屋,,站在上房门口想踏进去,又收回了脚。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吐出去,再抬手锤自己的胸口。他做足了准备,抬起脚跨过门槛,站在门口又挺了挺身板才说话:“妈,明天开始你不用再给岁福妈做饭了。”
金父金母同时看向了儿子,二十六岁,第一次不听父亲的话。金父诧异的看着育德:“你咋了?”
育德捏紧双手:“大,你不要管。”
金母坐在炕上,左右看着这对父子,她清楚的知道,又一个人知道了二妈的死因,金父嘬了一口烟,意味深长:“儿子长大了。”
金父的眼里充满了惆怅和欣赏,欣赏他比自己更早的敢于反抗也惆怅他以后越来越不需要他这个父亲来做决定。
金媳把家玲绑在背上,裹上被子,从大门出去绕道平缓的路去了二妈家,拿着黄纸跪在二婆家的大门口,残阴破晓使金媳大胆的跪在门口,不用害怕被村里人看见。
她从悲恸中越发的伤心,一把一把的抹泪,她不敢哭出声,她还没出月子,没资格祭奠过世不久的长辈。可这份情,她不得不这么做。
哪里管得了什么烂七八糟的女人不能拜祭的规矩。她知道感恩,她心想,等出了月子,她一定要把二婆家里好好打扫干净。
身后的家玲开始哭了,她才意识到,她出神的有点久了。擦掉眼泪侧着头朝身后说:“玲娃啊,没有你二太太,咱娘俩命都可能没了。”家玲好像听懂了,变得很乖。
天完全亮了。
金媳背着家玲回去,刚好赶上个早饭。金媳手杵着膝盖,攀上三台石阶,扶着门跨过门槛,金父正盘腿坐在炕上喝早茶,金媳礼貌叫了一声大。
金父点了点头,金母端来热拌猪耳丝、油茶和馍。拌猪耳丝里面红光点点,像熟落的花椒,在自由的位置生机盎然。金媳看着菜拿起筷子又放下,把馍掰碎泡进油茶里。
她看了眼育德,又看了眼金父,再看金母。凉拌猪耳丝很好吃,直到盘子空了,没有一口属于她。午饭是面条,晚饭炒了土豆丝、豆腐,满盘红彤彤的。
金父夹了一筷子倒吸一口说:“你这两天炒菜放这么多辣椒?冬天天气本就干,吃这么多辣椒都咳嗽熬药吗?金母心里闷哼不平嘴上却说:”豆腐和洋芋丝不放辣椒不好吃,之前炒菜也是这么放的。”
育德没有说话,拿起馍从中间掰开,把土豆丝塞进去,大口大口吃起来。金媳看着桌上的菜,自顾得从暖壶里给自己碗里倒了一碗开水,然后泡上馍吃了。
出月子的第一天,金媳如释重负。踏进厨房打算给自己做一份白菜炒粉条,先把粉条用温水泡上,再把白菜拌和白菜叶分开切,先炒白菜拌,加点盐和调和,再加入白菜叶,最后放入粉条,稍微润一点醋进去,再滴入几滴酱油。这道白菜炒粉就出锅了。炒好菜放进槃笼,再拿点馍,把家玲包好,背着家玲,拎着槃笼,径直走向二婆家。
推开门,打扫上房,屋里没有生火,阴冷的让金媳不禁打个寒颤。她把菜拿出来摆在桌上,跪在桌前,磕了三个头。家玲突然嚎啕大哭。金媳没有安慰只是心里祈求孩子不要哭了,可家玲哭得更大声了。金媳无奈,来不及打扫其他房间,收起菜回家。
刚进院,金母站在上房门边阴阳怪气:“刚出月子,大清早炒个菜,拿到哪里去了?”金媳没有回话,金母紧脚跟在身后,金媳突然停下脚步回头说:“我去二婆家了。”金母站在原地,嚣张的气焰荡然无存。
晌午的饭金母毫无动静,金媳做好饭等着金父和育德。金父夹起一筷子:“还是岁福妈做的饭好吃,咸淡适宜。明天我和育德就不回来吃了,公社的大锅修好了。”
晚上金媳炒了土豆片,猪肉炒白菜,烧了白面糊糊。饭后金媳给家玲喂过奶感觉很困,或许是今刚出院子做家务还不习惯,又或许总感觉有个人在叫她,便躺下了。
有人推开了门,金媳仔细一看,竟然是二婆,惊喜万分呼唤一声:”二婆。“
二婆说:“你今天看我去了,你刚出月子身子虚,照顾好你们娘俩,我今天来看看你,我要走了,再也不来了,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过去的就过去了,往前看,往前看。”
随着声音幽幽远去,金媳突然从梦里惊醒,手摸到肩膀一身虚汗,风从门缝中渗了进来,但她记得她进屋的时候是把门反扣起来的。上房突然传出啊的一声大叫。金媳拉开门,看见一个身穿白衣双脚悬空的人影从大门飘出去了。金媳吓得使劲挤了挤眼,又揉了揉,大声喊:“育德,育德。”
育德赶紧从床上爬起来,金媳指着大门口:“二婆好像来了,你妈受到了惊吓,快去看看,快。”
育德顺手攥着煤油灯,飞奔进上房看见金母正在抓着被子胡言乱语:“不是我,不是我。”
金父已经从粮间拿出黄豆,朝空中分撒开打在门框上,嘴里念叨着,走向大门,大门开着,金父又将黄豆洒在大门上,念叨着:“逝者已矣,生者斯,黄泉路上向前走。生前恩怨今勾销,速去投胎莫停留。”
话说完毕,金父示意育德关上门,跪下磕三个头。又让育德拿来黄酒,倒在手上,洗了手。
走进上房,看着惊慌失措的金母,金父坐在中堂左边的椅子上开始质问:“你自己说还是我把二婆请回来?”
金母一五一十的交代了那天和二妈的矛盾,不等父子二人开口,她又补充:“她刚才掐着我的脖子说要带我走。我害怕,请阴阳,赶紧请阴阳。”
金父的质问还没从心里走到喉咙,西屋又传来动静。
金媳看见二婆注视着一个女孩,那个女孩面容上和育德有些像,那是一个很光亮的地方,周围都是完全没有见过的高楼,那个女孩在台上说着什么,二婆一脸骄傲的看着她。
突然那个女孩看着台下的她说:“这位就是我的外婆,她今年80岁了,我将近三十岁的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这样倔强的外婆和愚善又半生都为我的母亲,谢谢大家。”
女孩说完朝着她往过来走,快到跟前了,二婆拉着她回到了大门口;“好好过你自己的生活,我走了。媳惊醒,看着眼前黑通通的房屋和育德还有金父。长舒了一口气想坐起身发现全身乏力。不得已朝着上房呼叫育德。
父子二人顾不得金母以为金媳有什么大事,同时跑到西屋,金父发问:“你这两天去二妈家了?金媳点了点头说:”昨天早上去的。”
“哎,你身子虚,不让你去,咋不听话。”
转头又对育德说:明天你去出经村请李先生过来看看。”
次日李先生站在院子里拿着黄纸看了好一会才说:“家里的妇女三天内不要出门,外人不要进来,门口挂个锣。”
又画了三道符吩咐分别贴在厨房,大门和上房。
“李先生,西屋呢?”育德想了想问
“自己不是说了嘛,再不来西屋。”
李先生说完把金父叫到一旁;“育德妈被带走了一魄,要是昨晚,还有的救,现在没了,最多再三五年,这三五年期间记性越来越差,脾气大,有些怕生。”
金父看着李先生的眼睛写满了不干,李先生又说:“你不要觉得过意不去了,我说句不该说的,算咎由自取,对方善良,没有拿命。”
厨房里金媳解下围裙,端着四盘菜走到上房,育德摆好桌,金父陪着李先生坐在炕上,拿出准备好的钱放到桌上再推到李先生面前:“我想问一下,你看育德以后的日子咋样?”
李先生似笑非笑:“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太操心,你活着的时候能够做到问心无愧,死了就啥都没了。”
金父使给育德一个眼色,育德站在金父旁边倒好酒,满杯敬意,李先生边拿着筷子边拾起酒杯小抿一口上下打量育德一翻:“文全啊,儿子可以。”
如风水先生所言,金母额间添了白发,眼神也变得迟钝平和,步伐不再轻巧,有时还是无故指责金媳活做的不好,金媳看着可怜又可憎的金母,心中的无奈都熄灭了,只是到点添个碗筷,洗衣多几件罢了。
太阳侧悬时,拉着金母坐在院里烧好热水给她洗头,清洗她随意乱扔的衣服,给她烧她喜欢吃的面豆、炒好新打的麻子,看着她一边磕麻子一边骂人。
洗头时擦头发擦的慢了掀翻水盆,换衣服时干净的衣服总是脏的,偶尔清醒过来还会嫌弃,当着金媳的面,拿炕推把衣服直接推进炕门里。
金媳从不言语,只因育德说过:“我妈生了十八个,就活了我一个,一辈子人确实吃苦了,现在又让二妈吓着了。要是有啥过分的地方,你多让着。”
是啊,她是可怜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家玲已经会跑了。
1972年夏天,金媳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金民福。育德把家里的工分分给领居有禄家一些,拜托有禄媳妇来给金媳伺候月子。
有禄媳妇干活麻利,早上把自己家的饭做好,就来给金媳做饭,有禄媳妇总会安慰金媳说:“岁福妈,没事,你不要理岁福婆,活不了几年,庄里人谁晓不得?”金媳只是笑笑,可心里还是暖暖的
“我当时出门的时候,好几家子,我跟了有禄,就是因为有禄妈死的早。听说是当时难为有禄他哥媳妇,拿竹竿打人家,不小心在井边上崴脚掉进去,遭报应了不是?
你看我虽然要多干些,但是我愿意,咋都要跟男人才能口饭,咱不是人家知青,城里人有工作,靠自己吃饭,不看脸色,活个人样。”有禄媳妇见金媳没反应继续说
金媳总是微笑着回应,有禄媳妇时而给金媳分享闲谈,她八卦庄里金来全相貌好和下乡的知青不清不楚,端着炒的土豆片说这是有禄昨晚从公社悄悄多拿的,说公社的工作分工,说最近的天气,明天公社预计应该干什么活。
总之,金媳命好,这个月子不仅吃的好,还乐的好。出月子后的第一件事,金媳做了白面面条邀请有禄一家人一起吃了顿饭。
一岁多的家玲步履蹒跚,她陪在金母的身边,金母看见金父和育德回来了就抱在怀里哄哄。
看见他们走了就厌弃的放在炕上,当家玲要靠近她时,她就对着一岁的孩子说:“我讨厌你你都要怪你妈,都怪她没把你生成个男娃,没处用的东西。”
家玲不懂金母在说什么,只觉得这个老人不喜欢自己,金父和育德每天回来换着抱家玲,稚嫩的家玲总能吃到上桌的第一口菜,第一口新鲜的油茶。
金父也总是夸家玲乖,几乎每顿都要说:“你看咱的玲娃乖的,聪明的,来张嘴吃菜菜。”
这天,金父送岁福去报名上学,早上八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半,晚上五点。每天学习就是拼音和十以内的加减乘除。
放学回来拿着铁环和庄里的玩伴一起滚铁环,去后山的林子里打麻雀,一个星期过去,课程学得怎么样,还看不出来,但学会了和泥巴并扔到自己家南墙外面打响砰。
第一次砰的一声把在院里和鸡玩耍的家玲直接吓哭,金母听见声音破口大骂:“谁家断铆的砸我家的南墙?”
她拖沓着布鞋,气冲冲的赶到墙外,一看是岁福在玩泥巴,她的愤怒瞬间消散变成了埋怨说:“娃,你到后面的山上玩去,不要往自己家里的墙上糊。”
岁福并不尊重这位长辈,耗过时间,等到金母转过墙角,又听见砰的一声。晚上金父回来看见岁福的样子问清楚缘由折断北台的槐树枝,院里传来吱哩哇啦的喊叫,爷爷没有打过瘾,父亲接过木棍又是一顿。
已经做好饭,解下围裙的金媳走过来拉着儿子说:“天气冷,衣服不好洗,穿干净些。”
金母腾的站起来:“咋了,娃耍的高兴就行,洗个衣服两下的事。”育德闷声拉走了金母,金媳把手搭在儿子的肩上,笑的很愉快。
少年的痛苦似乎从来都忘得很快,在同学们的引领下,岁福依旧在南墙上“放炮”,赶巧金父回来拿本子,从坡路上来看见,当即大声呵斥:岁福,你在干啥?
岁福回头只看了一眼,喊了一声“爷”拔腿就跑。金父三步并作两步,揪住衣领,拎进了院子。
“南墙外面不是让你用来糊泥巴的,你现在给我出去,把你糊上去的扣下来弄干净。”金父怒不可遏
年轻的眼睛在求救,很快看到坐在门槛上的金母,眼球已经落在奶奶身旁了,求救声如象语般在呐喊,腿却不敢挪动分毫,金父见岁福鬼鬼祟祟又说:“现在就去把墙上糊的多余的泥巴给我弄干净!”
岁福迫于威严转身出去清理。金父回头问金母:“你还没傻透吧?”
金母却说:“娃还小嘛。”
金父摇头叹息:“等再过几年上房揭瓦的时候先把你埋了。”
晚上金有禄在院里给自己的儿子上了一顿竹竿炒肉,并拿着铁锨和儿子金良一起铲平墙面。响亮的哭喊声让趴在南墙头的金岁福不停的双手抚摸自己的胳膊。
岁福的学业很轻松,作业不多,同学也不多,老师有事的时候只上半天课。成绩也一般,金母在教育中对岁福的溺爱,导致岁福对母亲,对妹妹没有丝毫尊重。
他常常在育德和金父不在的时候把最好的吃的,新鲜的,有意思的先挑给自己。对母亲的教导抛诸脑后,却对爷爷和父亲心生畏惧,保持距离,对弟弟倒是不错,经常带着民福一起滚铁环,教他识字,教他玩弹弓,带他和好泥巴再叫上同村的男孩子一起去村庄后面的山里面玩响砰。
他们的童年无忧无虑,贫晓而自得。金父和育德每天去公社,金媳做家务,金母负责嫌弃金媳和家玲再哄好金民福。
日子每天都在拓刻,琐碎是生活的必需品,是让人变老的催化剂。
1976年到了,这个秋天,所有人心中都很重要的人去了另一个地方,整个天空被雨水占据着。金父带着育德,育德把家玲架在脖子上,跟随着队伍,所有人怀着沉痛的心迎接了整整一个月的雨天。
雨水把读经河扶到了育德门口的断崖平面上,金媳看着浑浊的河水漫灌,心里想:”当年要是雪下这么高就好了,最好再下实些,二妈就不会走那么早了。“
10月雨过天晴,公社还是无法耕种,黄泥和草根混在一起,不是一脚踩空陷进去,就是鞋框里不知什么时候悄悄渗进去了很多细草。
育德一向稳重老实,晚上回去的时候,整个脚都是红的。此时下乡的知青在等着随时的变化,因为接下来是谁说了算决定着他们一生的命运。
岁福上五年级了,老师教的慢是一方面的原因,自己本身成绩不好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所以后来连岁福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是在留级,还是因为学校的安排。他只记得他和金良是一起这样读的书。
马上就要升初中,出远门,去居乐镇读书。镇上离村里大约走路绕过读经河要六公里。
岁福都准备好迎接自由了,可老师仔细一想,每天来回骑自行车12公里多,直接向镇上中学提备了人数打算在村里教,毕竟无论什么学科,都是来回他们两个人教。
老师在上课时告知:“咱们村子人多,就在咱们村上吧,你们就不用去镇上了。开心不?不用每天骑自行车走那么远?”
“开心。”岁福和同学们脸上没有笑容却异口同声
岁福想拥有自由,成为一名无拘无束小大人的愿望落空了。他双手插兜站在上房的地上,仔细的打量着这个房间。
他发现挂在炕柜上的烟斗,从小到大他总是看见爷爷每天吃完饭吸,云雾缭绕。他想肯定是很好吸的,他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往烟斗里装烟叶。
然后用手压了压再点燃,轻轻的吸了一口,呛的他使劲用手掐喉咙,赶紧给自己倒了碗水冲了冲。
他把烟杆拿起来仔细的看了看,他想:“这个东西虽然吸起来很难受,但是显得我是个大人模样,金良肯定没吸过,我要给他涨涨见识。”
岁福把烟杆和眼袋包在胸前,趴在南墙头,小声叫着金良的名字,金良在三声呼唤后探出了脑袋:“良良,你有没有吸过这个?”金良摇摇头。
岁福一脸得意:我尝了,很好,你尝尝?”
“槐树下见”。
岁福擦了一根洋火,给金良点上,金良吸了一口,岁福目不转睛地看着金良的反应。金良干咳两声吐出烟:“这个好啊,这个显得霸气。”
“那肯定。”
十二岁的少年是不会辨别荆棘和鲜花的人,只知刺激,不计将来。
岁福和金良一边滚铁环,一边换着吸烟。金父回来发现自己的眼袋被人动过,看了眼岁福没有说话。饭后,金父像往常一样点一锅烟,没有立马上炕,而是去厨房在烟叶里加上了辣椒面,搅匀,压实,拿回上房再点燃。
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咬了咬嘴唇,下了狠心朝着两孙子招手:“岁福民福你们过来,来,爷爷给你们尝个东西,这个东西香的很呐。”
岁福坦然走了过来,民福显得有些懵懂。金父命令二人每人抽三口烟,岁福抢先接过,猛抽一大口,一手拍着胸口,一手在嘴巴面前不停的挥舞,然后无法克制的咳嗽,民福一看这样立马说:“爷爷我不吃。”
金父沉着脸:“不要害怕,那是你哥呛住了你来尝尝。”
民福接过烟杆,迟迟不动嘴。金父劝道:“把嘴搭在上面吸一口。”
民福显得有些忐忑,但不照做肯定不行,只好慢慢的吸了一口,金父在烟锅处加了一点火。民福也被呛到失声,急的跳脚。
金媳听见声音慌忙从厨房跑了上来,看见民福满脸胀红,岁福已经咳得没有声音,上气不接下气,说不出话来。金媳忙倒好两杯水放到儿子们嘴边,并用手分别给两个孩子拍后背。好一会岁福先缓过来了。
金父冷哼一声:“以后还动我的烟锅不?”
“不了不了。”
“还抽烟不?”
“不不。”
金父转头看着民福发问:“你呢?”
民福涨红着脸还没缓过来,话更说不出来,为表态度直摇手。
金父很满意,在他严峻又慈祥的脸上,一道道皱纹是这个家最坚实的后盾。清晨阳光撒在学校的门槛上,金良问岁福:“今天放学了,一起去抽你爷的烟锅吗?”
“我不爱抽烟,戒了。”
果然以极恶的形式达到善的效果,虽心狠无情,但绝对事半功倍。
不能抽烟摔泥巴了,岁福只好拉着八个同学在南墙后面的场里打沙包,临六点,新同学金毕才想先回家。
岁福却说:“都在我家吃吧,我妈做的饭特别好吃。”不等毕才回答便拉着他的胳膊进了自家院子。
金媳从厨房出来快速看了一圈,面带愁容,但还是笑着说:“叫家玲过来烧火,晚上吃洋芋烩豆腐。”
金媳烧了三大锅,整整三十碗,十四口人,显然是不够的,金媳和家玲迫不得已只好每人分半碗,岁福和同学们边吃边说笑。饭后等同学们都走了。
金父才说:“下次不要带这么多同学来。”
金媳拉着儿子补充道:“你带这么多人,一顿饭就要吃掉咱们至少三天的口粮,以后记住不要充大头。”
岁福心里极度不满,话锋一转说:“学校说家里有到读书年龄的弟弟妹妹,让想读书的就报名,今年管理变了,入学报名的要稍微早点。”
金父点点头:“给玲娃和民福都报上。”
“要不给民福报上,玲娃就不用了,以后给说个有文化的就行了。”金媳说
“人还是要靠自己,都给报上,多认几个字少吃点亏。“金父坚持着
育德坐在一边打开抽屉取出钱数了数:“不够两个人,这才五块。”
“给金老师说,先欠着”金父加重口吻下达了命令
育德咬咬牙:“大,先让民福去,明年给玲娃报。”
金父没有说话,垂下眼帘算是默认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