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刘备谋划西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兴季汉第47章:刘备谋划西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刘备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把刘婵当成儿子看待了。
应该当做谋臣,是那种所有想法都为了自身的谋臣。
微微沉吟,刘备给刘禅讲述现在的局势。
“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这个想法很是不错,但也要注意尺度。”
“你学堂如今的人数刚好,再扩展下去就容易出现更多问题。”
“荆州变动,不仅使得南蛮蠢蠢欲动,便是益州这边,人心也有些浮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大力发展学堂,这会使得许多人心里会产生其他想法。”
“所以为父必须要跟东吴打一仗,且这仗要打出声势,打出威望。”
“只有携大胜之势,才能震慑宵小,届时你也能发展学堂。”
说到这里,刘备微微一顿,而后才继续道:“为父已然准备,于今年秋收之后,御驾亲征。”
打东吴有太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这一仗不可缺。
在刘备看来,虽然东吴的兵力要更多,但在战力上,不是自己的对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备不准备派兵遣将,而是自己亲自带队。
刘禅闻言心中感叹。
就是因为亲自领兵作战,轻视东吴,领兵冒进,最后被陆逊大败,让蜀中局势进一步恶化。
当然,就现在来说,谁也不会想到刘备会败。
蜀汉的文臣武将,都认为刘备一定会胜,甚至东吴那边都是这么想的。
刘备本身的名气是很大的,虽说早些年屡战屡败,但那也是要看跟谁打。
自从周瑜死后,东吴方面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名将了。
至少在如今,明面上没有能跟刘备对抗的人。
才声名鹊起的吕蒙,也因病去世。
现在镇守荆州的是陆逊,没有什么太过知名的战绩,因此也不被太过重视。
“父王若伐东吴,曹操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刘禅开口说道。
如今蜀汉官员都赞同伐吴,然而谁也不会想到,三个月后曹操病逝,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刘备点点头,对于防备曹操,已经有了计划。
“原本为父是准备在伐吴之际,同时派遣汉中兵力威逼关中,以曹操多疑的性子,必然不会贸然你派出大军。”
“况且我与东吴一战,曹操多数会作壁上观,无论谁输谁赢,对于曹操来说都是好事。”
“现在你在西羌的谋划,倒是不错,等春耕之后,为父准备派遣汉升领兵,与子龙,孟起,封儿,一同攻打西海郡。”
“如今曹操就算有什么想法,也要忌惮两方之兵,无法插手为伐吴了。”
刘禅在西羌的发展,引起了刘备的重视。
诸葛亮已经跟刘备商议过关于西羌之事。
原本大家对西羌的情况并不熟悉,加上蜀中也要发展,暂且没有收服西羌的想法。
但刘禅的举动,让刘备跟诸葛亮发现,西羌那边的情况跟东羌不同,部落散乱,没有统一的势力。
如此就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兵马,就能拿下西羌。
西羌马多,一是能解决蜀中缺马的问题,二能威逼雍凉,牵制曹操。
刘禅愕然。
他没想到刘备会派后将军黄忠,领兵去攻打西羌。
仔细想来也是正常。
以前没打西羌,是感觉那边山多,路艰,打下来也难以治理,反而会消耗蜀中精力。
但刘禅搞出的卫所制,顿时让西羌的价值变大,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后将军黄忠,左将军马超。
还有赵云,刘封这样的猛将。
这样的全明星阵容,领个几万兵马,数千骑兵,西羌这些零散的部落拿什么对抗。
-----
成都的冬天很短,大雪好像才开始下,就已经结束了。
正月还没出呢,就有一种春天要来了的感觉。
世子府内,众人齐聚。
基本上每日早晨,刘禅都会跟几人碰个头,时间上不固定。
短的时候就一两刻钟,长也不会过半个时辰。
跟早朝的形式差不多,但现在人少,自然就简单许多。
“学堂学子已经招完,祎这段时间前往其各家之中,亲自查看了家境情况,俱是家中艰难之人。”
“他们很期待学堂开学,许多人甚至表示可以住在学堂。”
“这里有一事要向世子禀告,部分学子希望学堂住所能有庖厨之地,以供他们自己做饭。”
费祎心中明白,这些招聘来的寒门学子,日后部分肯定会成为世子班底,首先就是家室清白,也就是不跟世家挂钩。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所以费祎选择的都是家里都快揭不开锅的学子,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对世子感恩戴德。
刘禅道:“小事尔,原本我定下一餐饭食,是为了百姓学童,可以减少那些读书之家的负担。”
“如今想来不够仔细,南蛮学童跋涉百里,只能住宿学堂,一餐饭食显然不够,因此学堂将开两餐。”
“老师跟学子的餐食,都由学堂免费提供。”
听到这话,费祎拱手道:“世子仁义。”
这边说完,董允开口道;“南蛮学童,如今由我父亲负责,联系南蛮诸多部落。”
“成都周遭百姓,听闻学堂之事,都想将家中适龄孩童送来。”
“只是人数太多,允正在各地走访调查,确保无弄虚作假之徒。”
南蛮学童的事,董允已经插不上手了,但对于成都附近百姓,董允则跟费祎一样,每家每户都去查看情况。
对于世子学堂,百姓趋之若莺,不仅是可以读书改变命运,最主要的是学堂不仅不要学费,还能提供免费的吃住。
大多数百姓家庭,都有好几个儿子,养起来有很大负担。
现在世子学堂能帮他们养儿子,还能读书,这样的大好事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些报名的人,跟费祎那边的情况差不多,许多本地的地主豪绅,也是也在想办法把自己的儿子弄进学堂。
饭食是一方面,世子学堂的名声太大,很多人认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在里面读书,以后肯定能受到世子青睐,入仕从官。
在没有科举制度的如今,这已经算是条终南捷径了。
所以董允亲自查看每户情况,确定每个过来读书的学子,都是家庭困难之户。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