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得拜的街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飞扬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第十章 不得拜的街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老三,这自行车……是你买的?”
母亲刘玉梅围着车子转了圈,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接着又摸了摸后座上绑着的花生口袋,脸上露出忐忑之色。
“哎呀,这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吧?再加上自行车,给你的钱就这么花完了?”
“差不多。”
杨沛东点点头,一边卸货一边解释道:“妈,做买卖肯定要有成本的,我心里有数,你就甭操心了。”
“可是万一……”母亲刘玉梅刚开口就说不下去了,明显心里没底。
最后暗自叹了口气,开始帮着儿子忙活起来。
杨沛东用瓢舀了些水倒进院里的机井中,握着压杆快速压了几下,引出了井里的水。
他先是找来家里的大盆,用井水洗干净,随后倒进去一部分带壳花生,压出井水仔细清洗。
然后洗干净的花生就放进两个水桶里浸泡着,以便于花生吸饱水分。
而这期间,母亲也在饭棚里烧上了水。
五十斤带壳花生足有多半口袋,两个水桶根本放不下。
杨沛东索性就直接放在大盆里泡着,去了饭棚开始煮制。
母亲见他忙活的都冒了汗,眼里噙着心疼意味从屋里拿来毛巾,又回去端出了凉白开。
“干活别那么急,先喝口水歇歇。”
“没事儿妈,我得赶在中午前把花生煮出来,待会儿好去外面出摊儿。”
杨沛东擦了把汗,继续按照昨天试验后最满意的煮制方法忙活起来。
上午不到十一点,三十多斤带壳干花生都煮制好了,盛了两大水桶,还在微微冒着热气。
“妈,剩下那些花生就泡在盆里不用管它,中午也不用给我留饭,我在外面随便垫巴两口就成。”
杨沛东把水桶一一提进车后座固定好的木架子里,重新跨上帆布包,推着走出了院子。
昨天剩下的旧报纸还有一些,但他还是到路边报亭又买了些,塞在后座缝隙里,一路朝着三岔口方向赶去。
这年头塑料袋还没兴起,人们买东西要么是草绳拎着,要么是自家缝制的布兜。
条件好点的,也会去门市部买那种用硬塑料条编制的提篮。
不过像杨沛东卖这种带点汤水的,其实用报纸简单包起来,更方便,成本也小。
两个水桶里连五香花生带汤水满满当当,因此杨沛东刻意控制着车速,尽量骑得稳当些,一路来到了三岔口。
很快他发现了很多昨天下午见过的熟悉面孔,倒是那个买青菜的摊贩并没有来,显然是去别的地方摆摊了。
杨沛东已经有了经验,他两脚着地稳住自行车,偏腿下车后绕过修鞋的、理发的摊位,把车子停到了一个卖小百货的三轮车旁边。
修鞋的味儿大,理发的风一吹头发茬子到处飞,自己个卖吃食的跟他们靠着,那是纯找不自在。
“老哥买卖挺好的吧,抽一根儿!”
前世杨沛东扎生地儿就不打怵,虽然算不上社牛,可只要他想,也能做到见谁都是自来熟。
支起自行车,把两个水桶提下来后,笑吟吟的跟旁边卖小百货的打起了招呼。
“爷们儿讲究,来,我这有火,点上!”
小百货摊主年纪看上去得有六十多了,接过烟卷后主动划着火柴给两人都点上了烟,闲聊起来。
“怎么称呼?”
“杨沛东,老哥贵姓?”
“免贵,这片儿做小买卖的都喜欢喊我老麦头,你随大流就成。”
“得嘞。”
“小杨啊,你这年轻人不简单,全四九城像你这岁数的,有一个算一个,能拉下脸出来摆摊的,可真不多见。”
“嗐,瞎胡闹呗,兹当是讨口饭吃了,横不能真就躺家里喝西北风啊,不瞒您说,我家条件算比较差的,而我又是刚返城,这也是逼的没办法,只能自个儿出来想点辙。”
“你是知青?怎么今年才回来?多问一句,家是哪片儿的?”
“西打磨厂胡同。”
“嘿,巧了么不是,我也住那片儿,几号院儿?”
“19号,走出去没多远就是前门楼子。”
“你看这,敢情咱还是邻居啊,我就住在15号院,离前门楼子比你还近呢!哈哈……”
“……”
闲聊没几句,杨沛东跟老麦头两人竟然成了隔着不远的邻居。
七七年,街道曾经承接了不少户口调迁工作,就在那个时候,老麦头也住进了西打磨厂胡同。
两人越聊越熟,不过时间持续不长,因为已经到了工人下班的时间。
那些国营工厂里陆续响起了下班铃声,门口开始陆陆续续有着人影往外涌出。
老麦头朝杨沛东一使眼色,两人各自站回来摊位旁,做起了准备。
不多时,大量的工人就朝这边走来。
杨沛东适时拿起一摞报纸,当做蒲扇不紧不慢的扇了起来。
给自己扇两下,再往水桶上扇几下,好让桶里五香花生的香味尽量飘远些。
“顶针棉线鞋样子!胰子发卡洗衣粉!白糖红糖、洋火洋蜡喽!”
老麦头经验丰富,直接吆喝上了。
声调抑扬顿挫,拐着弯儿的余音袅袅不绝。
顿时吸引了路上不少工人的目光。
这些人纷纷张望过来,同时也就看到了空气中飘荡的淡淡香味儿源头。
呼啦!
立刻就有人朝这边走来。
杨沛东心里暗乐,今儿个靠着老麦头摆摊,还真就选对了。
“吆,这花生的卖相不错,给个价儿?”
“半斤两毛三,买整斤的话便宜点儿,四毛五,您打算来多少?”
“可不便宜!能尝尝吗?别闻着香,吃到嘴里味不对了。”
“便宜没好货,这您比我懂,来,尝一个试试不就知道了?好吃的话劳您驾,以后帮忙多宣传宣传!”
“……嗯,还成,给我来一斤吧,嘿我说哥们,你的称呢?”
“您瞧好了,我这搪瓷缸子……”
杨沛东从容应对,耐心解释,这一开张就停不下来了。
接下来他就在不断的重复几个动作:捞花生、控水、打包、收钱,直忙活的满头大汗。
但是心里却有着满满的收获感。
因为按照他的计算,这三十多斤带壳干花生煮成的五香湿花生,如果全部卖光的话,能划到每斤至少一块钱的纯利润!
时间悄然流逝,杨沛东摊位前围着的人群,渐渐成了现场所有摊位最热闹的。
旁边老麦头看的眼馋,时不时的朝这边瞄几眼,羡慕不已。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