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宫之盛世悲歌第二十九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太平公主来到大明宫见到李旦。李旦和李隆基急忙迎上去。李旦屏退左右后,问道:“太平,玄武门外的府兵是不是你调来的?”
“是我调来的。”
“你把军队集结在大明宫门口干什么?”
“干什么?我想问四哥,你舍得妹妹离开长安吗?你要是舍得话,妹妹现在就把兵给撤了。你想让妹妹到哪里去,妹妹就去哪里去,绝无怨言。”
“这叫什么话,朕怎么能舍得妹妹离开呢。”
“那好,那要是有人怂恿一些小人向四哥谏言,让四哥把妹妹我赶走。你会答应吗?”
李旦想起姚崇、宋璟向他建议把太平公主和她的丈夫武攸暨安置到洛阳的事,半响间不知所言,他向太平公主解释说:“这个……这都是那些大臣的谗言,你怎么能当真呢?再说为这事儿,你也用不照调兵啊。”
“可能不只是一些大臣那么简单吧?”太平公主转过头同眼睛盯着李隆基。李隆基被太平公主的目光扫射的脸色苍白,心里发虚,但是他心想这事儿她怎么知道的。
“三郎,把你姑姑安置到洛阳这件事,是姚崇和宋璟意思,还是你策划的?”李旦问李隆基道。李隆基心慌意乱的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李旦继续追问道:“朕问你,你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儿臣知道。”李隆基无奈地说。
“三郎,姑姑到底哪里对不住你,你要这样对姑姑。为什么要对姑姑如此的狠心呢?”太平公主说。
“这么说这件事你是策划的了?”李旦说。
“回父皇,不是的。姚崇和宋璟跑来向儿臣提出要将姑姑迁到洛阳,希望得到儿臣的支持。可是,儿臣一口就回绝了,并要求他们不得再提出任何有损自己与姑姑及诸兄弟关系的事情。但是,儿臣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是跟父皇说了,实在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儿臣请求对他们两人严加惩处,以还儿臣之清白。”李隆基跪倒李旦的膝下说。
“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李旦说。
“儿臣句句属实,绝无虚言,望父皇明鉴。”李隆基说。
“太平,这下你明白了。这完全是姚崇和宋璟的主意,与三郎无关。朕就说三郎怎么会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李旦说。
“三郎起来吧,姑姑错怪你了。”太平公主心里暗自庆幸,因为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侄儿,谢谢姑姑的信任。”李隆基说完便站了起来。
“现在事情都清楚了,太平你把兵撤了吧。”李旦说。
“四哥,我可以下令退兵,但是在玄武门外可不止是府兵啊。”太平公主说。
“你也调兵了?”李旦又问李隆基道。
“刚才有人向儿臣报告说有军队向大明宫逼近,儿臣不知何故,就派万骑军前去查看。”李隆基说。
“胡闹!好了。现在你们都各自下令退兵吧。”李旦说。
“是,父皇,儿臣马上退兵。”李隆基把高力士叫进来,说:“快去,让刘江玉退兵。”
“是太子殿下。”高力士说完便匆忙退了出去,跑向玄武门。太平公主也把自己的侍从叫进来,给李鉴下令撤兵。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派出的人几乎同时达到玄武门,分别给李鉴和刘江玉传达撤兵的命令。两人在接到命令后,都答应了下来。等到传达命令的人走了以后,李鉴和刘江玉都松了一口气。李鉴走到刘江玉的身边,说:“刘将军,告辞。”
刘江玉说:“告辞,大将军。”随后,两人各自领着军队回到了驻地。
传达命令的人回到太平公主、李隆基身边复命后,便退了出去在门外等候。李隆基看了一眼太平公主的脸色后,对李旦说:“父皇,请即刻下令惩处姚崇和宋璟。”
“对,必须要严加惩处,将姚崇贬为申州刺史,宋璟贬为楚州刺史。太平你看如何?”李旦说。
“妹妹,遵从四哥的安排。”太平公主说。
李旦对把一个身边的侍臣叫进来,说:“来人呐。”
侍臣走到李旦的身边,说:“回陛下,微臣在。”
李旦说:“拟旨,姚崇、宋璟身为朕之重臣,不思报皇恩。反而,挑拨离间,破坏皇室稳定。此等行为,令朕深恶痛绝,若不惩处,必会助长不正之风。现今将姚崇贬为申州刺史,将宋璟贬为楚州刺史,以示惩戒。此二人自接旨之时起,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侍臣将这道旨意拟好以后,李旦看了以后,盖上玉玺,交由中书省执行。
李旦说:“好了,现将这两个人贬黜出长安了。大家的误会也就消除了,就别再多想了,你们都回去吧。”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向李旦行礼后,转身离开了。
太平公主利用给上官婉儿修坟立碑的事情,挑动起李隆基反抗的情绪,然后派兵威逼大明宫,成功地将姚崇、宋璟贬黜出了长安,削弱了李隆基的势力。不仅如此她也通过这件事,向李旦、李隆基亮明了自己实力,以此来表明,她可以清除任何敢于和她作对的人。如果她想的话,自然也包括李旦和李隆基父子。从这件事情上,以李旦和李隆基的反应来看,太平公主觉得他们父子不敢得罪她,对她是有所忌惮的。这让太平公主感到非常的满意,也就使得她对下一步的行动充满了十足的把握和自信。姚崇和宋璟被贬黜以后,从此朝廷纲纪紊乱,又恢复到唐中宗李显景龙年间的老样子。
李隆基因为失去了这两个能辅佐他的人,而感到万分的心痛。但更让他不安的是,他不知道太平公主在大明宫内到底安插了多少的耳目,使得他的一举一动让太平公主了如指掌。
李旦在这件逼宫的事情上,明明白白地看清了太平公主的面目。他开始真实地认识到他的这个妹妹是有野心的。她为了实现她的野心,会以任何理由清除她所不喜欢的人,即使是动用军队也在所不惜,并且她是能够调动军队的。她所调动的军队的统帅是有着“唐之霍去病”之称的李鉴,此人正是出自于她的府邸。除此以外,朝廷上大部分朝臣都是依附于她。这让李旦感到很害怕,他从太平公主的身上看到了他母亲武则天的影子,而他母亲给他所造成的心里阴影,丝毫不亚于当年他的三哥李显遭受其母亲武则天罢黜、猜忌、恐吓所形成的精神危机。李旦转眼间陷入了无尽地忧伤之中。
李鉴率军回到军营以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里,开始分析太平公主让他领兵在玄武门外集结的原因。李鉴认为太平公主让自己率军在玄武门外集结,实际上是想以他的兵威,来逼迫皇帝和太子,来实现她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他觉得他是大唐的将领,他的职责就是上保君王,下安黎民,保卫大唐的疆土不受侵犯。况且现今的皇帝和太子是受人爱戴的,是受天下人支持的,根本没犯什么错。他怎么能带兵去威胁当今圣上和国之储君呢?这样做岂不是同天下人为敌吗?
反观太平公主,她任人唯亲,打压群臣,以权谋私,和韦氏一样大肆封赏斜封官,趁机中饱私囊,搞得朝廷乌烟瘴气,致使那些有志之士切齿痛恨。当然了,他也明白自己能坐上今天的位置,也是太平公主任人唯亲的结果。
李鉴心里感到十分的痛苦,就像是被投入到了密不透风的牢笼里,任凭他怎么呼喊就是没人答应,只有自己去孤独的承受。过了一会儿,等到心绪平静下来,他又静静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他想到自己十四岁进入太平公主府邸做侍卫,到十六岁参军,征战沙场,再到当上大将军,统帅三军大胜突厥至今。在别人看来他的人生是很顺利的,是令人羡慕的。他也觉得自己在这么年轻能够达到,别人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高度,而感到幸运。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能够得到这一切,都跟太平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是没有太平公主的知遇之恩,他根本不可能坐上大将军的位置,虽然他已经用自身实力证明了,自己完全是有能力拥有这一切,并且他能够做好,就像是西汉时期的霍去病一样。可是,他抓破头皮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卷入让人恐惧的权力斗争中去。
李鉴在少年之时,进入太平公主府,领教过太平公主的威势,所以他从内心深处他很害怕这个女人。可是,这个女人一手提拔了他,他又对这个女人有着强烈的感恩之情。因此,他对于太平公主是既害怕又内心充满感激。这两种情感交织,就像是咒语一样,施在他的身上。如果太平公主给他交待的事是对的,他的身上就会充满无穷的力量,就是死也要去完成,比如参军打仗,西征突厥,剿灭韦氏。但是,如果她说的话是错的,而强迫他去执行的话,就会让他感到痛不欲生。
当时,在太平公主命令他调兵的时候,他虽然心里很不情愿。想说拒绝的话,到了嘴边但还是没勇气说出口。即使离开之后,心里很后悔,但他还是按照太平公主的话做了,那就是整顿兵马向玄武门进发。
李鉴越想越心里边越烦乱。这时他突然想起在西征结束后,他准备班师回朝的之际,郭元振给他说的一句话:“……你是我大唐的重臣,不是谁的家奴……”李鉴脑海里闪现的这句话,让他陷入了沉思。他当时不明白郭元振说这句话的含义,但是现在他有点明白了。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