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帝国余晖(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第九十七章 帝国余晖(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上次进攻蔚山,明军落败。
而这一次,麻贵并非单线出击,其它两路明军将各部倭寇钉在各自防区内,又有陆离、李舜臣的水师看着,故而,此战算是公平对决。
麻贵让解生、杨登山、颇贵三将作为先锋,带着王国栋前往蔚山率先发起攻击。
然后,分别将其它部队部署在新宁、义兴、左水营和庆州等地,一来防备倭子偷袭,二来招抚本土难民。
潘明就在先锋部队中。
根据信中所言,众将跨越化为废墟、盆地的岛山,直扑抵达蔚山后,故伎重演,让王国栋、颇贵在两侧埋伏,杨登山、解生、潘明诱敌,打反击战。
起初,驻守城池的锅岛直茂听闻,当即下令:“巩固防御,抵死不出!”
而不信邪的关东将领听说明军来了,正在城外挑衅,当即虎目圆睁,怒气勃发,披甲、提兵,杀了出去。
陆离揣测,对方应该知道这是个圈套,却因为不熟悉情况,以及迷之自信,导致主动往里面钻。
后来……便被围攻到败亡。
事实上,他的猜测并未出错,并且还另有一层原因:
内耗。
换做是西国将领,锅岛直茂不可能眼巴巴看着,但天然倾向德川家的关东群雄就不同了。
往后保不齐要兵戎相见,眼下能坑多少是多少。
当取得一场小胜以后,探知倭军亦有增援的麻贵有些迟疑,但架不住扮演者们士气高涨。
前期,各大先锋官带的都是骑兵,缺乏攻城器械,眼见锅岛死活不敢出城,龟缩在蔚山城内,一时也没辙,只能隔空架炮。
毕竟,有过岛山那么惨痛的经历,倭人费尽心思对蔚山城进行修葺,使之比前者更难攻打。
包括扮演者在内的数员明将,碰头一商量,决定一边围,一边打造攻城车。
按照锅岛直茂对明军的了解,以为彼此会对峙十天半个月,结果他明显低估了扮演者的疯狂。
其实,解生等将故地重游,心中唏嘘不已,打算先做出攻城姿态,一点点消磨倭人锐气——
每天一大早,各部像是做广播体操那样,围着蔚山城转,什么时候来了兴致,就推着攻城器具上去,搞烂倭人守军心态。
奈何扮演者集体装作没有领会,第一次羊攻就变成了正式进攻、速攻!
合格的将领本来就要身先士卒,可哪有这么早就拼命的?
这攻势……
看得锅岛直茂心里发憷。
即便如此,他还是死在了杀子仇人潘明手中,两人同归于尽。
锅岛胜茂。
锅岛直茂。
黑田长政。
此外,还有各级小头目,数以百计的底层武士。
坐在椅子上,替好基友算了算期末考试的战果,陆离感觉非常稳。
“算是喜丧吧?”
突然之间,脑海中蹦出一个不合时宜的词。
看着脸色从容,似乎还带有一点喜意的总兵大人,陈磷忍不住好奇,心道:
莫非又有什么喜讯传来?
亦或者,哪一路需要水师增援?
这段时间以来,各部已经熟悉倭寇水兵的战法,奈何只有小战役,陈磷可太想大战一场了!
察觉到副手正好奇打量自己,等待后文,陆离无奈,随口道:
“东路军目前获得了一部分进展,贼首锅岛直茂被毙。”
实话肯定不能说——
【潘明领盒饭了,我替他欣慰】
也只有扮演者可以做到绝对的视死如归,当然,有个重要前提,完成提前设下的目标。
要是没有达成……
反正陆离挺想回归,一身实力,已经废了近半,别说大名级军团长,就是一些比较知名的倭军大将,都很难完成单杀。
不过,既然肩膀上还有重担,那肯定不能消极,且看看,是否有什么适合的目标,再拉一条大鱼垫背。
自始至终,陆离都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
他会活到最后。
毕竟,自从期中考试以后,已经好久没有这种经历了,不是突然暴毙,就是浑浑噩噩到结束。
另一边。
东路军陷入僵局,随着关东方面的支援抵达,只有锅岛直茂这一个可圈可点的大战功。
而中路军的战况……
主帅董一元星夜疾驰,在一个名为三嘉的小城,命令麾下将士稍作休息,次日一大早便继续领军,已经进抵南江,逼近晋州。
明军上下一致认为,此地藏着丰臣秀吉这条大鱼,故而董一元非常积极,又十分谨慎。
即便是见惯风浪的老将,面对如此诱惑,依旧有些难以自持,因为将老猴子生擒,乃至斩杀,所获得的封赏都不比戚继光差!
谨慎则是来自于理智。
身为威压三国的存在,岂会那么容易就被擒获?
根据斥候观察,老鬼子的本阵极有可能设在靠海的泗川城内,而晋州是此地的北大门。
在左侧有昆阳,右边则是永春,这两寨互为犄角,与晋州一齐成了泗川的外围防线。
不仅如此,泗川城本身还有金海、固城两座城池作为护卫,驻扎着数目不明的人马。
另外泗川旧城旁边,还有一处东阳仓,里面积蓄大量粮草辎重,同样有重兵把守。
简而言之。
从晋州到泗川这有限的空间内,被修满了营寨,光是摆在明面上的大营就有八处,彼此联通,说是步步为营一点也不过分。
如果说修得固若金汤的蔚山城,是以质取胜,那中路军所要面对的目标,就是量质兼备。
就算退一步来说,质不行,光是这明里暗里的城寨,就令人长叹棘手,非得用数以万计的生命去填。
“晋州在南江旁边,守城必守江,倭子不傻,沿着江水走势,在晋州城和南江之间修了一整排小营盘。”
“本阵背靠望津峰,地势十分险要,咱们要是想打晋州,势必要先将这一排沿江栅栏给拔掉!”
大营之内,气氛异常严肃。
来自天南地北的各部将领,都在盯着山川舆图,认真听着分析。
中路军实力最雄厚,这次首战若不能取胜,或者拖延太长时间,皆会引发大量恶劣影响。
先前在岛山有过亮眼表现的浙军将领茅国器,被分配到中路军,可以大展拳脚。
此刻,他仔细分析着局势,并对主帅董一元用陈述事实的语气,道:
“欲攻破泗川,必先取晋州;欲取晋州,必先破南江营寨;欲破南江营寨,必先破望津峰营。”
“此乃倭军防备中的关键一处,它一破,其他皆可以连环破之。”
麾下有能人,主帅不必事事劳心费神,董一元直接询问他,到底想用什么法子攻破望津峰营盘。
茅国器脸上浮现出莫名的笑意,神秘道:“山人,自有妙计。”
要知道,战争不仅仅靠士兵、将领、后勤,还有一个必不可少,却声名不显的角色:
间谍。
昔年壬辰倭乱能够被镇压,里面少不了爱国间谍的身影。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叫英雄?
早在倭人举全国之力,为侵略华夏做准备的时候,大明便已经隐隐知晓此事。
许三官,大明江西吉安人,靠行商为生,结果有一次在南海陷入倭手,几经辗转被卖到了萨摩藩。
因为自身会医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救了岛津义久家的后辈,从此备受重视,得到了美女、金钱赏赐,连儿子都有了。
但此君天生热心肠、爱国,虽然自己脱离危险,但每每看到同胞受到倭人欺凌,就恨得咬牙切齿,天天想着为他们做些什么。
在秀吉尚未统一倭国,进攻九州时,岛津义久见无法抵抗兵威,就披着袈裟开城投降。在其去觐见秀吉时,许三官作为家臣,也随侍左右。
当投降事宜谈妥,他突然站出来,话锋一转,讲述自身经历,希望秀吉以后能够下重手惩治那些海贼。
丰臣秀吉非常欣赏这种胆魄,正好老猴子也有意为本国海商清扫环境,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下达倭寇取缔令,并发兵剿灭海贼。
而此事也让岛津对许三官愈发器重,觉得他具有大魄力。
进入万历十九年以后,地位更上一步的许三官发现,萨摩藩变得异常喧嚣,出现大量外藩武士和足轻,看旗号本州、四国各地都有。
敏锐的嗅觉让他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因为倭国在形式上已经完成统一,没理由爆发大规模战事。
只有对海外用兵一条路可走!
而倭国列岛孤悬海外,最近的敌人是朝鲜,而李朝是大明的藩国,一旦被攻击,大明势必会出手。
出于担心,许三官利用自己的地位暗中展开细致调查,结果却发现,自己低估鬼子的野心了,小小倭国竟然做起鲸吞大明的春秋大梦!
所以,出于那颗爱国之心,已经过上锦衣玉食生活的他,毅然决定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开始自发做情报工作。
渐渐地,队伍扩大。
一个叫郭国安的闽省人加入进来,此君跟许三官经历差不多,被拐卖到异国他乡,但却凭借才干与敏捷的心思,在萨摩藩做了下级军官,指挥一帮倭人武士。
两人联合起来,从军事、历史、生活等方面描述倭国,洋洋洒洒五千余言,让大明对这个陌生小国有了参考。
而且,他们还正确推算出倭人准确的入侵时间,派出最信任的人回国。
但汉奸哪个时代都不缺。
许三官四处奔走搜集倭人情报时,背着小鬼子,行事异常谨慎,但却出于信任,没有瞒着自己人。
一群同样来自华夏的老乡背后捅刀子,向秀吉的亲信浅野长政告密,以期获得封赏。
丰臣秀吉一听,勃然大怒,他一心想着要征服大明,结果有人却跳出来坏事,而且自己还曾施恩于对方,当即叫嚷着,要狠狠收拾这个忘恩负义的混账。
在被关押受审期间,许三官承受了各种严刑拷打,一口咬定,此事全是自己一人谋划,没有吐露出任何伙伴的名字。
而秀吉老猴子也想到了炮制之法,那时候,丰臣家新铸了几口特大铁锅,便下令要把许三官扔进去活活熬死。
得亏岛津义久念旧情,联络另一位大人物——德川家康。
秀吉最头疼也最看中的大名,他从未在战场上被秀吉打败过,坐拥关东两百万石,麾下不乏勐将,更有很多附庸。
在德川的营救下,许三官幸免于难,只是象征性申饬一番,便被放归萨摩藩。
回归后,岛津家依旧对其很看重,像过去一样以礼相待,而他再度冒死,利用自身地位,将一名最信任的徒弟,送到去大明的专用商船上。
临别前,他与徒弟把臂相泣,彼此都清楚,两人这辈子再无可能相逢,许三官写了首赠别诗:
难域萍逢几度周,一朝分首作遐游。
殷勤嘱咐忠君事,尽意叮咛灭寇仇。
知汝归成苏子景,岂宜还作李陵秋。
霜台若问尘中事,惟道斯民苦尚忧。
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全是情真意切,浸透着许三官对祖国的热爱,他以苏武自况,哪怕深陷蛮夷之地,仍不改其节。
纵观其一生,没有取得过大明任何表彰,也没有被朝廷授予一官半职,一切付出,都是自发的,是出于对自身血脉的热爱,对故国的朴素情感。
这份爱国情怀令大明官员汗颜,那些背后捅刀子的国人,更是不配与之相提并论。
许三官一介布衣,屡遭磨难,好不容易在异国他乡过上安逸的生活,当察觉到国难将至,冒死立下一份不求任何回报的功劳。
这是不该忘记的事情。
而他的徒弟,祖籍抚州的朱均旺携带情报,趴在船舱最底层躲避追查,整整四十天没有爬出来。
当船一靠岸,朱均旺顾不上体虚,立刻去找当地军门张汝济,将报告递交给大明官方。
里面详细介绍了秀吉入侵半岛、侵略大明的计划,表明进军路线图、总兵力、倭国诸藩对此战的态度,并提供了如何对抗倭寇的策略。
朝廷盛赞:预说今日之事,合如契卷内中所云。
李朝人也附和:所论倭贼用兵之事,验之多重。
后者更是在战争爆发后,追问大明使者,这位许先生后续是否有更新。
而许三官、郭国安等人始终活跃在倭人阵营,上演着一幕幕发生在十六世纪的惊险谍战。
中路军,浙兵将领茅国器所依仗的,正是以两人为首,远羁海外且各有成就的大明子民。
这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像是浮萍般,无奈成为日本人,后半生没有再踏上故土,却不敢忘记自己生于大明,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渠道为故国奉献。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