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偶遇复社文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太子的全面战争第三十二章偶遇复社文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在安置好一切后,朱慈烺想出府散散心,却发现为了给崇祯皇帝祭奠,天下三日内不得从事任何经营性的活动,尤其是娱乐业。
而且身为皇太子的他,按照礼法必须在皇宫中亲自祭奠守灵,幸好福王讨厌看到他,让他在府中祭奠即可,要不然他还得天天到皇宫里跑。
终于三天的期限结束了,其实大家的心都没有放在给崇祯祭奠上,而是想着以后该怎么争权夺利。
所以这三天的期限结束以后,街道上的店铺便又照常营业了,朱慈烺又可以出去玩,出去见识见识明代的金陵,这座繁华的人口高达一百余万的大城市。
走到朱雀大街上,朱慈烺看到有一处茶馆人声鼎沸,便想过去凑个热闹,走近了一看,发现这些人竟大多是头戴方巾、儒冠的文人士子,因此更加好奇起来。
“张超,刘宝,你们两个给我在前面挤挤,让我看看里面到底在做什么。”朱慈烺才十六岁,发育不完全,没有什么力量。
所以就想到了让张超和刘宝帮他挤出一条道路的主意。
张超身为锦衣卫百夫长,人高马大的,又身体强壮,那些来听书的多是文人,没有人挤得过他,不一会儿张超就为朱慈烺挤出来一条通路,把他带到了里面。
只见人群面前放了一张漆黑如墨的实木桌子,后面坐着一个胡须发白的老头子,他手拿折扇,在哪里说书。
一旁张贴的联子上还写了柳敬亭说书这几个大字。
“今天就讲到这里。”柳敬亭一拍惊堂木,朱慈烺身边的听众就一哄而散,不一会儿就走的七七八八了。
叶凡想不到自己的运气竟然这么差,刚挤过来凑个热闹,结果人家就不说了,真是让人郁闷。
而且还是碰上了柳敬亭这个名家,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说书人,后世评书的祖师爷,叶凡遇上了却听不到,真是可惜可惜。
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叶凡想听评书听不到,却见到了一群自己怎么都找不到的人,那就是复社的公子哥儿们。
“柳老的评书真是动人心弦,听之好似身临其境一般。”一个身穿青衣的翩翩公子对柳敬亭拱手说道。
柳敬亭见那人拱手而言,也赶紧回礼,说“哪里,哪里,老头子这不过是些旁门左道,哪里比得上侯公子你们读书人的文采。”
柳敬亭口中的侯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河南归德侯朝宗是也,因为躲避李闯战乱,同时应考科举,所以他南下金陵生活。
柳敬亭此言发自肺腑,侯方域他们也知道,大家四目相视,哈哈一笑就把这个话题给带过去了。
朱慈烺听到柳敬亭时候侯公子,觉得可能是那个侯方域,于是走到他们身边,说“这位侯公子可是河南归德侯朝宗?”
“哦,竟有人慕候兄之名而来。”一个脸似刀削,充满刚正之气的公子听到朱慈烺的话,对侯方域说。
“你是?”侯方域记得自己没有见过朱慈烺,奇怪他怎么会来找自己,而且看他的头饰也不像是个读书人。
“在下京城刘宝。”
朱慈烺见侯方域问自己的名字,心道糟糕,要是说出自己的真名,那侯方域他们可就不会和自己说真话了,于是灵机一动,把刘宝的名字给借用了。
他心想,反正刘宝一个太监,一直都跟在主子的身边,或者待在宫禁里面,也不需要什么名字,君主给他的职务就是他最好的名字。
“哦,刘兄是从京城过来的,可知道京城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吗?”侯方域听朱慈烺说自己来自京城,便拉着他问京城的情况。
其实这还是看在朱慈烺衣着光鲜,身后有随从的份上,毕竟朱慈烺这样子一看就没有功名,而没有功名的白身他们才没有兴趣搭理呢
“唉,别提了,前几日先帝的灵柩不是才移葬到孝陵吗,你们不记得了?”朱慈烺反问道。
“我逃出时哪里已经为闯贼所占据,如今想必应该已经落入鞑子之手了吧,可怜神京故都沦为腥膻地。”朱慈烺想到现在李自成应该被赶出来了,就不免有悲凉之情。
在他看来,李自成占据了京城和他争夺天下还好,即便是输了,了不起是汉人的天下换个姓氏,可是鞑子来了,天下的人就全都要做异族的奴隶啊。
“什么?京城被鞑子给占据了?不是有山海关吴总兵官满门忠烈镇守着吗,怎么会让鞑子入关呢?”
侯方域听到朱慈烺说京城把鞑子占据了,便再也按捺不住,一手握拳重重的敲打在茶桌上,把杯子都震得跳了起来。
“吴三桂那厮已经降了鞑子,做了鞑子的平西王爷。”朱慈烺不紧不慢地说着。
他发现这个和自己说话的公子哥竟有着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满腔热血,不像是一般的文人,柔柔弱弱,不问兵事,倒像是个勋贵子弟。
“什么,天子厚待他一家,给他封了平西伯,难道他就这样报答君恩吗,真是猪狗不如的畜生。”侯方域振振有词地骂道。
“候兄,不要那么生气,大明日暮西山的局面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辜负君恩的又岂止是吴三桂一个人。”这时吴次尾见侯方域心情太过激动,便出来劝说。
“是啊,咱们出来游玩,又不是发闷气的,我倒是知道一个好地方,不知二位还有这位京城来的刘兄弟愿不愿意去玩玩。”
吴次尾说完,一个坐在首座上的中年人,抚摸着自己长长的山羊胡子,对朱慈烺三个人说道。
“好啊,正好无事游乐一番。”朱慈烺嘴上说是要游乐。
其实他的心里打着别的算盘,侯朝宗是复社公子,在年轻一代士人心中的威望很高,通过他,朱慈烺就能了解到复社的真实情况,而且能把复社收为己用。
于是几人便走出茶馆,告别柳敬亭,一路上穿街过巷,走过石桥,踩过青石板,来到了秦淮河畔。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