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契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农门虎妻福满满第三十三章 契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她小孩子家家的,可不能。”秦氏也立刻反对,不过秦氏反对的理由倒不是因为觉得这名字不好,她是想起乡亲们常说的忌讳。
因为这个时代的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差,婴儿夭折的概率是很大的,村里老人们就有一套代代流传的“育儿方针”。
村里的老人们认为孩子们人小,经不住太厚重的福气和祈望,首当其冲的就是给孩子起个贱名当小名,这样的孩子才能好养活,而孩子渐大了之后,家人们才慢慢的不喊小名了。
从这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名字是不能起的太大的,秦氏认为如果把程元卿的名字当做酒名,里头固然有张氏夫妻的好意,但是她害怕闺女经不住这个,反而不美。
张氏见秦氏和程元卿都反对,又和车掌柜提了几个名,还有程时年也提了一个,分别是美人酒、清酿酒、仙酿酒,程时年提的那个是永福酒。
两家人商议了半天,都没能从这几个酒名字里选出来一个,大家都觉得没有一个名字能单从名字上体现出这酒的好处来,最后还是程元卿提了一个。
“不如就叫元合酒,元有一的意思,说明咱们的酒独占鳌头是头一份,合呢就意指和和美美吉祥如意,有了这意头在,来买咱们酒的人指定多。”
久经商场的车掌柜第一个赞同道:“这名字好!元合酒,元合酒,意头好,也好听!”
张氏也笑眯眯的瞧着程元卿,觉得这名起的好,他们酒楼原叫车氏酒楼,名字就起的不怎么引人,而且车掌柜家的酒并不是独门秘方,冲着这个名头来的人也少,张氏想了想,索性提了一句。
“不如把酒楼的名字也改了,就叫元合酒楼,就把这元合酒当做咱们的招牌酒。”
程元卿对这个提议没有意见,不过她不好说什么,毕竟酒楼现在的主事人还是车掌柜。
不过车掌柜只思忖了片刻就同意了妻子张氏的提议,他是酒楼的掌柜的,想的更为长远一些。
日后经营酒楼,绝不会像之前那种模式了,而且程家现在用酒方入了元合酒的六成股,酒楼眼看着能起死回生和日后日进斗金都要指着这元合酒,如果还叫车氏酒楼,那对于程家来说似乎也不太公平。
“车大叔,那咱们是不是还得给这元合酒定价啊?”
程元月看大伙定下了酒楼名和酒名心里高兴,不过她更关心的是这酒的价格,便忍不住问最有经验的车掌柜。
车掌柜捋了捋络腮胡说:“原来的米酒我们卖一两银子一坛,元合酒肯定不能照这个价卖。”
听过车掌柜报出酒楼过去卖的米酒价格,程元卿心里就开始打算盘了,一坛酒大约是三斤左右,一两银子一坛酒,那么一两米酒就是三十多个铜钱,庄户人家爱小酌几口的人家,一次只会打一二两尝尝味,并不舍得多买,车掌柜店里米酒的价格很公道了。
可是元合酒无论从度数还是各方面都不是普通的米酒可比的,如果一斤米酒的度数有三度,那么元合酒的度数就有他的十倍,最起码价格应该就要翻十翻,十两银子一坛!显然车掌柜刚才也想到了这点,才说元合不能照着原来米酒的价卖,那么定多少卖价合适呢?
程元卿从目标客户群想起,十两银子一坛酒,普通的庄户人家是绝对喝不起的,那么这酒就是主要卖给大户人家和好酒懂酒的人喝,还有最好能打出品牌效应。
这个时代有许多盛大的节日和宴请,最好能让大家习惯认可,逢宴用酒,想到的就是元合酒!
想好之后程元卿抿抿嘴就道:“车大叔,你看定十两银子一坛怎么样?”
十两银子?!程元卿提的价格把程元月和秦氏都吓了一大跳,而且是一坛酒十两银子,他们这回就酿了几十坛,按一坛酒他们分六成利来算,把这些酒卖完他们就能分到手将近二百两银子!她们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可能赚这么多银子。
“成!我看这个价定的可行!这酒是真好,我估计喝过的人没有不好的,就这价钱,估计还有人争抢着买叻!”车掌柜精湛的双眼亮蹭蹭的,仿佛已经看到了酒楼日后的盛况。
酒楼的生意一直是以车掌柜主导,张氏从旁协助当家男人,现在自家男人都同意了,张氏自然没有异议,程时年是账房出身,对银钱很有概念,他很快就计算出这酒成本和盈利,还有自家占得这六成利,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算完这笔账之后也有些错愕,这么贵的酒真能卖出去吗?
“咱们这酒定十两银子一坛能卖出去吗?”程时年有些怀疑。
“程老弟你尝出元合酒和咱们酒楼之前的米酒多不一样了吧,而且咱们这酒就值这个价!”
程元卿在一旁没说话,却也在点头附和车掌柜的意见,比起车掌柜来,包子爹爹还是不太有做生意的魄力,不过好在他是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程时年虽然有些摇摆,可最后还是对车掌柜的信任占据了上风,车掌柜是老生意人了,而且经营酒楼多少年,这里头的门道他门清儿。
立完了契书,车掌柜还说要去衙门报备等换回了红契再把契书给他们。
程元卿并不知道红契和他们现在写的这个契书有什么不同。
“车大叔,这里头有什么讲?”
“不知道这个的人可多了,平头老百姓之间买卖立契,一般就是找几个证人签字,买卖双方画押,并不找官府盖章纳税,这事就成了,不过要是买卖双方日后有一方不认契书了,还是个顶大的麻烦,一般告去衙门,衙门也不会管的。”
“这就是白契吧?”程元卿听懂了,所谓白契就是百姓之间自己立的合同,不去官府加印是可以省一笔税银,但是以后买卖双方出了事,衙门也是不管的。
至于红契,应该就是加了衙门大印的契书,在交上一笔税银,使他们的买卖合法化!
“元卿果然聪明。”车掌柜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