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李世民对观音婢说,母亲窦氏夫人临终前交代的有话。
这些话是母亲说父亲的。
如果从他口中说出来,有非议尊长的嫌疑,恐被视为不孝。
观音婢微笑着道,「那你就憋在肚子里,对谁都不要说。」
李世民为难道,「可是不说出来,就无法和你商议举兵起事之事。」
观音婢见李世民左右为难,就开导他,
「你我本是夫妻,夫妻一体,你难道还怕我将你说的话,向外宣扬不成?」
「母亲向你说这些话,也必是有一番苦心。」
「你不听母亲的话,也是不孝。」
------
李世民听观音婢说的也有理,就决定将母临终的话告诉观音婢。
「反正你也不是外人,我就对你说吧。」
「母亲说,她去世后,只靠父亲自己,恐大业难成。」
「她说,父亲有一个弱点,就是多思而寡断。」
「虽是志向高远,对未来的前景描绘得很好,但是一说去实施,就会裹足不前。」
「到如今,贵为皇亲国戚,一品的国公,却只授了个四品的实职。」
------
观音婢听李世民叙述窦氏夫人的临终交代,心中暗想,听阿姑的口气,好像对李渊心中不太满意。
但她却不敢问,怕触怒李世民。
李世民接着道,
「父亲、母亲素来恩受,她见父亲懒散,就不太强求父亲。」
「于是便把她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弟兄身上。」
「从小让我们好好练武、读书,树立远大志向。」
「在涿州之时,母亲见自己病情日重,深知此生心愿难了。」
「病榻之上,母亲对我说,大兄最肖父亲,事事皆要有人在后推动」
「母亲说我像她,让我多给父亲、大兄提建议,要推着他们往前走。」
------
观音婢对李渊和李建成的情况都不甚了解。
她问李世民,「父亲和大伯真如母亲所说的那样吗?」
李世民感慨,
「这世上最了解他们两人的,就是母亲。」
「母亲在世时,许多重要的事情,都是由她催着父亲和大兄去做。」
「如今母亲不在了,这种推动力不在了,就怕父亲和大兄安于现状。」
「如果真是这样,母亲的愿望就再也难以实现。」
------
观音婢听说窦氏夫人对李世民的期望,心里甜甜的。
她也觉得李世民确实像窦氏夫人,是个雷厉风行,能干成大事的人。
她鼓励李世民,
「世民阿兄,不要气馁,不是还有你吗?你也是母亲的希望。」
「既然母亲这样说,世民阿兄就按她交代的去做。」
李世民满怀愁绪,如今也是一筹莫展。
「我何尝不想按母亲说的去做?」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起兵举事连一点眉目,一点准备都没有。」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岂是易事?」
------
观音婢问李世民,「你不是说,大伯正在准备吗?」
李世民叹气,他将心中的忧虑向观音婢全盘托出。
「想举兵起事,不是简单的事,人、财、物都要精心准备。」
「人包括将帅、谋士、各级将士、兵源。」
「物包括武器装备、各种器械、粮草辎重、马匹。」
「财包括军饷、购置各种物品的费用等等。」
「到目前,这些都全无着落,何谈起兵举事?」
「而且做这些事,需要动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此兴师动众,又如何不被朝廷发现?真是说易行难。」
「大兄目前也只是招揽了几个人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能算聊胜于无。」
------
观音婢听李世民一样样说出来,说明他已经进行过认真的考虑。
她频频点头,同意李世民的说法,
「世民阿兄想得很全面,举兵起事绝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要想大事能成,必须短时间内聚起数万、甚至十万以上的军队。」
「这些军队还要训练有素,有成熟战斗力,方可有与朝廷抗衡的可能。」
「几百、几千人,有可能瞬间就被朝廷派兵剿灭。」
------
李世民情绪低落,神情有些黯然,他连声慨叹,
「我觉得大兄还处于空想阶段,没有制定可行的具体方略。」
「指望训练几百名庄丁,就想取得天下,实在是痴人说梦。」
「所有的志向和愿望,都需付诸实施方可逐步实现。」
「不迈出第一步,一切都永远是空想。」
观音婢见李世民心情不好,她也没有更好的主意。
两人都默默无语,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
李世民在想,下一步如何谋划举兵起事才有可能。
首先,李世民分析,由父亲李渊亲自谋划准备。
思来想去,按当前的情况是行不通。
这些年,李渊常年跟着杨广随驾出行。
根本没有机会和可能,在杨广的眼皮子底下,谋划筹备起兵谋反之事。
一个文职官员,想在杨广的身边起兵造反。
那不是疯了,便是傻了,是在自寻死路。
------
李世只有希望寄托在大兄李建成身上。
那么,由李建成暗中谋划是否可行呢?
他将李建成和他招揽的几个人在心中一个个进行品评。
李世民感觉到,这些人根本就不具备开创不朽功业的能力。
------
先从李建成来说,母亲说他多思寡断,是很准确的。
作为母亲,窦氏夫人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要弥补李建成身上的弱点,就需要有人来辅佐他。
李建成现在需要一个胸怀全局、多谋善断,能帮他进行全盘谋划之人。
这人要有胆略,还要有行动力。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要得到李建成的充分信任。
李建成愿意将其作为主心骨。
这个辅佐他的人,可以引领或推动李建成一步一步往前走。
就像刘备需要诸葛孔明一般。
但是,现在李建成身边,就是缺少像诸葛亮那样的人。
------
李世民将下午见到的几个人逐一进行分析。
杨文干虽有些才气,但格局太小。
没有从政经验,对官场和政局不了解,且无实际领兵打仗的经验。
书中所学,与现实中应用不同。
即使杨文干有些见解,也是纸上谈兵,与现实相去甚远。
杨文干不具备左右李建成的能力。
他对李建成只能是唯命是从,听李建成号令行事。
尔朱升和乔公山有一身武艺,将来只能作为冲锋陷阵的武将。
至于说是否能堪大用,还需在实战中进行检验。
------
王珪虽是胸有全局,但他读的是圣贤之书,讲的是仁义道德。
在做人做事上,像王珪这种人,往往会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善变通。
而且他不懂用兵之道,难以对起兵之事起到参谋作用。
王珪受到李建成的尊重和信任。
可是,他不但不能助李建成完成起兵之事,反而会禁锢李建成的思想。
------
打天下之时,要的是不择手段。
仁义道德是妇人之仁,一片好心反而会害死更多的人。
心机谋略,有时看似卑鄙、残忍。
但是它却可以减少战争的伤亡,加快取胜的进程,让更多的人免于无谓的死亡。
王珪只能作为,将来打下天下之后,治理国家的栋良之才。
他却不是帮李建成打天下的得力助手。
------
李世民考虑,能否笼络更高明的贤才,来辅佐李建成。
但仔细想过之后,他觉得这各可能性也不大。
他了解自己的兄长,李建成是极重感情和念旧之人。
如今王珪、杨文干等人,已提前在李建成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要想让其他人,取代这几人在李建成心中的位置,难度很大。
------
李建成与王珪、杨文干等人关系已是特别亲密。
他们之间到了无话不说的境地。
甚至连谋反这样的大事,他们相互之间都可以公开谈论,可以说已是生死之交。
他们之间已形成一个小圈子。
如果别人想插进来,只能处在核心层之外,处于从属的地位。.
------
假如李建成想重用他人。
这几人就会有受到冷落的感觉。
他们有可能会心生嫉妒,或会从中作梗。
现在围绕着李建成,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
如果不招揽更高水平的贤士豪杰,李建成起兵举事不会成功。
但是招揽更高水平的贤士豪杰,却有可能受到杨文干等人的排挤,发挥不了作用。
------
李世民思来想去,他得出自己的推断。
要想实现母亲窦氏夫人的遗愿,走李建成谋划起兵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否定了一条路,只有再想其它路。
李世民想自已去干,觉得也不可行。
他作为次子,如果另外组建一班人马,等于是另起炉灶,和李建成对着干。
------
走哪条路都不可行,李世民的思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他紧锁眉头,陷入苦恼之中。
在苦思无果之下,他无可奈何摇起头来。
观音婢见李世民闷声苦思不说话,一直没有打扰。
现在他看到李世民摇头,便问,
「世民阿兄,你是否还在想如何起兵之事?」
李世民点头,失望之词溢于言表,
「我仔细想过,下一步已是无路可走。」
「靠大兄不行,靠我自己不行,靠父亲也是行不通。」
------
观音婢突然想起,母亲高秋娘曾经说过的一件事。
自己的父亲长孙晟在去世之前,李渊去探望过他。
当时长孙晟曾向李渊说过两个字。
观音婢灵机一动,便将这两个字告诉了李世民。
虽然只有两个字,却一下点醒了梦中人。
李世民听观音婢将这两个字说出。
他心中一喜,急急问道,「岳父大人当真说过这两个字?」
为您提供大神复冰的《春游曲》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一一六章山重水复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