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沉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西洋之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沉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求订阅!求票票!) 在这种紧张气氛中,德国舰队以10节航速缓慢前行。 英国人对此显得颇不耐烦,曾要求德国舰队将航速提高到12节。 但是双方很快都发现,由于德国水兵素质低下,12节的航速将导致编队出现混乱。 即便是把航速提升到11节,也是不可能的。 最终,英国人只能耐着性子,陪同德国舰队于20日抵达苏格兰福斯湾。在这里,鲁特接到贝蒂发给他的电报: “自本日16时日落之后,德国海军军旗将被降下。未经允许,不得重新将其升起。” 异国之旅刚开始,德国人还以为他们来到英国是为了履行《停战协定》中关于解除德国舰队武装的条款。 一旦英国人确认德国战舰已丧失作战能力,公海舰队就可以前往某个中立国港口了。 然而,当舰队抵达福斯湾后,英国人很快就给出通知: 公海舰队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某个中立国家的港口,而是更北面的苏格兰斯卡帕湾。 鲁特对此大吃一惊,并随即提出抗议,声称: “这违背了《停战协定》中规定的‘以中立国港口作为第一选择’的条款。” 而英国人则辩称: “由于没有哪个中立国愿意接纳德国舰队,他们只能被扣押在英国。” 的确,现在连瞎子都看得出德国败局已定,当然不会有谁为了这个失败者去开罪刚刚赢得胜利的协约国集团。 为此,德国人现在除了感觉受骗以外,也无可奈何。 从21日开始,公海舰队分期分批开拔上路。驱逐舰首先出发。 大型战舰紧随其后。每艘德国军舰都受到一艘英国同类型军舰的监视,以确保旅途顺利。 到27日,鲁特的舰队全部抵达了苏格兰最北端的斯卡帕湾。 与此同时,留在引渡名单中而仍滞留在德国本土的军舰也陆续直接前往斯卡帕湾。 修好故障的“国王”号于12月6日抵达这里。 一个月后,顶替“马肯森”号的战列舰“巴登”号也到了。 甚至连那艘中途沉没的驱逐舰V30号也找到了替代者V129号。 至此,总共74艘德国军舰停泊于斯卡帕湾,公海舰队完成了它们的集结。 当德国人最初决定交出舰队时,他们尚抱有乐观态度。 由于《停战协定》的有效期只有36天,人们普遍认为将在圣诞节前后签署最终的和平条约。 但是随着德国舰队被带到斯卡帕湾,人们的情绪逐渐低落下来。 斯卡帕湾气候寒冷,景色单调。而英国人对待德国人的态度当然也不可能太好。 德国战舰都被要求在海湾内的开阔水域下锚,水兵不得上岸,甚至不能私自放下舰载小艇。 这些禁令使德国人深感不便。德国军舰在设计时,都是以在北海对抗强大的英国海军为目的,所以一向强调舰船的生存性,而忽视舰船居住的舒适性,尤其不适合长时间远航。 事实上,德国水兵平时都居住在岸上,仅在作战时乘船出海,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在船上短期住宿。 现在,他们不得不长期住在军舰上,这当然不会令人感到愉快。 而英国人则对此冷眼旁观,幸灾乐祸。 英国人还坚持,公海舰队所需的所有给养由德国政府负责,英国不负责养活这些人。 在德国用补给船运去给养之后,这些船再负责把多余的水兵运回德国。 英国人的政策是,每艘大型战舰上仅保留200人;巡洋舰上只需80人; 驱逐舰则只有12至20人,这些人仅能负责船只的基本维护保养工作。 这样就更加不必担心德国舰队的威胁了——它们连逃跑都做不到! 由于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争吵不休,《停战协定》的有效期被一再延长。 公海舰队不得不继续滞留在斯卡帕湾,从冬天到夏天。 德国水兵们的情绪变得日益烦躁,尽管已经遣返了许多人,但是仍有数千名水兵留下来照看这支庞大的舰队。 他们当中不乏革命分子,这令鲁特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全担忧。 最终,他搬离了公海舰队的旗舰“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转移到轻型巡洋舰“艾姆登”号上。 此举原因不难理解: 大型军舰上水兵数量众多,因而革命情绪也最为强烈,军舰屡屡滑向哗变的边缘; 而在中小型军舰上,由于官兵关系较为密切,水兵的态度相对温和,所以“安全”些。 然而,无论是革命派还是当权派,当他们得知拟议中的《凡尔赛和约》施加在德国海军身上的严厉限制以后,内部的矛盾立即消弭,转而一致对外。 根据这项和约,德国海军仅能保留6艘老式的前无畏舰,官兵总数不超过15000人。 这意味着眼下被扣押在斯卡帕湾的德国主力舰将不可能再返回祖国。 目前,协约国之间还在就这些军舰的命运进行争吵。法国和意大利坚持要分一杯羹,而英国当然希望留给自己用。 如果无法实现,则宁愿销毁这些军舰。无论结果如何,公海舰队的官兵——受到军人荣誉感的驱使——都不愿交出他们的战舰。 由于既无炮弹可战斗,又不可能开着军舰逃跑。 自行凿沉军舰是唯一可以接受的选择,从5月初和约草案被透露出来之后,德国人立即开始为此着手准备。 早在到达斯卡帕湾之初,英国人就已经对每一艘德国军舰进行了严密的检查,以防后者私藏武器。 哪怕是轻型武器也不行,当然也不可能让德国人保留炸药。 此外,德国人也被禁止使用无线电与外界联系。 所以也无法争取本土援助,一切只能靠自己。 唯一令德国人庆幸的是,由于只是作为人质扣留而非作为战俘拘押,英国人无权在德国军舰上长时间逗留。 这就给了德国人充分的自由,去破坏自己的军舰。 到5月底,德国人已经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但是何时动手仍然是个大问题,斯卡帕湾地处偏僻,消息闭塞。 鲁特又无法用无线电与本土联系,他主要的消息来源是英国报纸,不过都是几天前的旧报纸。 6月初,德国人从报纸上得知,德国政府已经于5月29日拒绝了条约草案。 这意味着和平谈判可能即将破裂,为了防止军舰落入敌手,鲁特通知各舰舰长,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凿沉军舰。 如果英国人强行登舰的话,甚至不必等他的命令,而立即行动。 好在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20日,鲁特又从一份四天前的《泰晤士报》上得知,协约国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德国政府仍然拒绝接受《凡尔赛和约》的话。 自21日起,《停战协定》将被废止。协约国将与德国恢复敌对状态。 正是这个消息令鲁特下了最后决心,准备沉船。 事实上,就在20日这一天,德国议会已经投票表决,接受了令他们感到屈辱的《凡尔赛和约》。 1919年6月21日早上10时,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鲁特身着全套海军军服,登上“艾姆登”号的舰桥。 他的参谋此时前来向他报告: “英国舰队已于当天早上出海演习。只有一艘驱逐舰留在港内担任警卫。” 鲁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他随即下令在“艾姆登”号的桅杆上挂上了两面分别标有“D”和“G”图案的信号旗。 它的意思是“各舰注意,准备接収进一步的命令。”半小时后,鲁特又下令发出新信号“确认:第十一幕”。 瓦格纳在其著名史诗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就是以第十一幕作为整个故事的最后一章——《诸神的黄昏》。 由于“艾姆登”号停泊在舰队的最北面,仅有少数几艘德国军舰接收到这个信号。 它们再将信号传递给南边的友邻,如此接力传递,一个小时之内,整个舰队都已收到命令。 德军官兵升起被禁止悬挂的德国海军军旗,同时打开了船上的通海阀门。 公海舰队终于迎来了它的最后时刻,12时16分,飘扬着军旗的公海舰队旗舰“腓特烈大帝”号首先沉没,其它各舰也陆续步其后尘。 当留守港内的英国人发现德国人的举动后,立即通知出海演习的舰队,同时召集士兵强行登上德国军舰,试图阻止德国人的行径。 德国人对此早有准备,在所有军舰上,通海阀门和水下鱼雷发射管在被打开后,其控制机关都被破坏。 船舱间的水密舱门也全部开启,一些水密门的把手上还被缠绕其上的铁丝与舱壁紧紧相连,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关闭舱门。 在“国王”号上,英国人枪杀了包括舰长在内的八名官兵。但身受重伤的工程师还是完成了放水任务。 英国人唯一的办法是趁德舰沉没之前,将其拖拽搁浅。 但是拖船有限,只能指望自己的军舰早点儿返回。而当英国舰队于当天下午两点终于赶回基地时,已经大势已去。 最终,包括5艘战列巡洋舰和10艘战列舰在内的52艘战舰沉入大海。 只有一艘战列舰和部分轻型舰艇搁浅成功,就这样,公海舰队以其悲壮的自沉,追随它的帝国而去。 从这时开始,在德国海军官兵中开始流传一句新的口号:“别抱怨,再试一次。” 很多人没明白,德国人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既然已经战败,投降也没什么可丢脸的。 但道理不是这么简单的。 海军与陆军不同,作为一支贵族兵种,海军的建设需要大把地烧钱,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维持庞大舰队。 然而一旦这个国家战败,昔日投入巨大开销的海军又该何去何从呢? 顺从地向敌方投降,然后把昂贵的军舰赠予敌手? 还是拼死一搏,弄个鱼死网破? 都不是!只能自沉。 就好像你费尽心血做成的项目,结果要拱手让给敌人,谁能愿意? 在历史上,清朝和德国的海军都曾经历过战败的耻辱,而他们又都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 首先我们来看德国的公海舰队,这是一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令英国海军寝食难安的海上力量。 作为传统的海上强国,英国一直以来的基本思路就是确保己方海军对欧洲大陆的绝对优势,而德国打破了这种局面。 经过俾斯麦的纵横捭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位传至威廉二世时,德国的军事、工业、经济等各项指标已经远超法国,英国人敏锐地察觉到德国很有可能打破欧洲大陆的均势。 而就在这个时候,刚愎自用的威廉二世赶走了俾斯麦,试图在陆上和海上全面实现德意志的崛起,于是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开始了。 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德国在公海舰队的打造上不惜血本。 截止一战爆发之前,其主力战舰的火炮数量已经达到英国皇家海军的四分之三。 可以说除了英国之外,德国在海上足以匹敌任何一个世界强国,而这也正是让英国人耿耿于怀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德之间在海上死磕,可惜正当海上难分伯仲的时候,陆上传来消息:德国战败了。 由于长年累月的阵地战拖垮了德国后方的经济,而丑国的参战又瞬间改变了力量天平,因此不堪重负的德国宣布投降。 此时一支拥有11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5艘战列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的庞大德国舰队也在投降之列,他们会甘于把几代德国人的心血拱手相让吗? 当然不舍得! 可硬拼也没有实力,毕竟陆上已经投降,舰队即使再强大也不可能永远不靠岸。 几经思索之后,舰队总司令冯·罗伊特将军决定将舰队葬身海底,这也是最好的办法。 从此,德国人的骄傲不复存在。 由于沉没的船只数量庞大,在海底形成鱼类良好的栖息地,后来不少战舰打捞上岸陈列,斯卡帕湾也成为许多潜水爱好者的探险场地。 () 1秒记住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西洋之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西洋之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西洋之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西洋之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