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刘基的良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开回到大明洪武第16章 刘基的良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榑听了刘基的话,张了张嘴巴,骑马从京道的另一个方向离开,他留意到,刘基没给他任何建议,说明已经到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只看会不会推行。
刘九开荒的兴致刚上来,又要追着马跑,五黄六月,他委屈地小眼神看着朱榑,“殿下,咱们又不是逃犯,你让奴婢喘口气吧?”
“行,你替我给父皇请个安。”
刘九打了个哆嗦,惊慌地跑起来。
等朱榑走后,炎炎夏日下的一片野地里,朱元璋手里拿着一把锄头,穿着便服,弯腰劳作,娴熟得让人心疼。
但也只是挥动几下,就坐到茅棚下。
朱元璋看着刘基,脸色十分不好,但也没有大发雷霆,“你怪咱吗?”
刘基不接茬:“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露出极其难看的笑容:“伯温啊,你真是老奸巨猾。“
刘基不慌不忙道:“多谢陛下夸奖。”
朱元璋没有动怒,平静地倒了一杯茶,推到刘基面前,给自己也斟了一杯,“咱开国以来,凡官多用老成,不久才发现皆是老奸巨猾,用青壯的才子,又毫无经验。”
“太子劝咱举办科举,推行县学,咱想听听你的看法。”
朱元璋颁布的赋税制,军屯制,恢复科举,制定八股文,都与刘基商议,就连开朝之初的南京选址布局也是刘基的杰作。
共事多年,谁的才能做到什么事情,朱元璋心知肚明。
刘基面无表情:“不是善政,也不是弊政。”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盯着刘基,说道:“你说说。”
“地方官员将打着朝廷的旨意敛财,就算陛下用政令命秀才讲学,国库也不丰盈,地方的庠序学堂又从哪里来?
“在民间,年幼时,百姓子弟便要分担劳力,或当小童,或替人洗衣做饭,勉强维持家中生计,陛下若无视他们的生存,政策很快就会流于形式,百姓自己也不会执行。”
朱元璋陷入沉思,他想起自己年幼时放牛娃的日子。
他缓缓开口:“咱一定要推行呢?”
“治天下以人才为本,人才以教导为先,朝廷用多少靡费都不过分,陛下命秀才童生讲学,令地方官员修缮空置的道观、寺庙作为学堂,定学田之制,规定府学一千亩,州学八百亩,县学四百亩,不必太多。
“府、州、县各级学生,都可以享受国家援济,每个门生给米六斗,百姓无鱼米之忧,大明圣人道理推行能达到的盛景,必定令唐宋也远远不及。”
朱元璋觉得,胡惟庸已经十分聪明了,但刘基的缘故和举措,都比胡惟庸还多两条。
他还是那个刘基啊。
胡惟庸的举措,地方官吏执行起来一定困难重重,朝廷解决了这些问题,让地方官吏才可以施展拳脚。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胡惟庸的才能并不在这里。
至于监察,恐怕刘基也不知道,天下各地都有他散出去的检校,出去抓捕空印犯人的万民检校,是不会回朝廷了。
朱元璋需要的是制度,让子孙后代可以沿用的制度,亦称祖制。
但他不知道的是,刘基还有一件事没告诉他。
百姓心里要有读书的火种,做官为了什么?百姓不发自心底的认为读书能改变家族命运,县学、社学终究只是无根之木。
但是,任何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天下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
朱元璋起身,没走出去几步,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转身,“齐王来过吗?”
……
朱榑绕道前往刘家,刘伯温帮他出谋划策,不论是出于礼贤,还是让刘基感动,诚心诚意的为他谋划,他都应善待刘家家眷。
自昨夜起,就一直坐在庭院中眼皮不停打架的刘芸,此时睁开朦胧的眼睛,朝门口看了眼,这次终于看到有人影来了。
打开门,却是穿着一身青袍、面目清秀、那个称是她爹学生的,齐王。
“本王方才去看你爹了,他在应天府的江宁县,住在一个草棚里。”
“那我爹有说什么吗?”
“哦,让我好好照顾你。”
一旁的刘九瞠目结舌,却被朱榑拍了一下后脑勺,立即反应过来:“嘿嘿,是啊是啊,刘大人说不放心你们在京城,让咱们殿下好好关照呢。”
这狗奴才能用,关键时候会说话。
刘芸揉了揉眼睛,看模样有些伤心,她一个未出阁的大闺女不能走几十里地去看刘基,就算去了,检校也不会让她见。
“那我爹何时能回来?”
朱榑从怀里掏出精致的糕点,说道:“先生过得很好,父皇很关照他,你不必担心,这些糕点就是先生让我带给你的。”
明初,糕点还是奢侈之物,就算藩王和妃子也靠赏赐才能吃到。
刘家十天半月也吃不上一顿肉,哪里见过这种稀罕的东西,听说是刘伯温托给她的,加之又见过朱榑,刘芸也就没有怀疑。
“好不好吃?”
看到她点了点头,朱榑说道:“宫里还有很多,想吃的话,我可以带你进宫的。”
朱榑不是什么老蛇皮,纯粹是有些心疼她。
兴许是受到刘基饱读诗书的熏陶,虽然穿着粗衣布,却也有书香门第家闺秀的气韵,缺的只是一身好看的绫罗衣裳。
他朝前堂看了眼,刘家的大儿子不知哪去了,二儿子似乎在堂中喝酒消愁,刘基屯田对他们打击很大,但他没细问。
出了刘家,刘九屁颠屁颠跟上来,贴着朱榑的耳朵:“殿下是不是有意刘大人的……陛下不喜欢刘大人,肯定会斥责殿下的,殿下可千万不要……”
“竟然敢打听本王的事!”
刘九抱着屁股,笑嘻嘻地道:“殿下,咱们回宫吧。”
大明刚开朝,很多制度和政令需要重新颁布,与百姓的生活相关,百姓已经习惯了被官员压榨,朱元璋有很多惠民政令,百姓仍然不信任他。
当平头百姓是没有前景的。
当官才能出人头地。
朝廷虽然杀了一批贪官,反正我不贪就不会被杀头,能捞个穷乡僻壤的父母官当当,也算祖坟冒青烟了。
所以,百姓很关注科举。
元朝停废南方科举四十几年久,九十八年间,仅仅取仕一千余人,堪称历朝历代最少,士子等待这个机会太久了。
长安大街上的读书人垂头丧气,但朱榑知道,父皇去见过刘基后就能决断,回到宫里应该就有答案了。
刘九笑吟吟地牵着马绳,一路晃晃荡荡地来到午门,却被检校上前制止,刘九丢开缰绳,摆了摆手,示意检校让开,趾高气昂道:“让开让开,是齐王。”
检校看着马背上的朱榑,说道:“殿下,陛下让您去奉天殿。”
朱榑低下头,朱元璋通常是不会召见他的,那两个检校出卖了我,还是先生说漏了嘴?
今日大本堂也不上课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